醫療常識★懷胎9月無預警劇烈胸痛 竟是7公分大動脈瘤破裂主動脈剝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辛苦懷胎9個月,卻在最後關頭遇上大麻煩,今年36歲的劉小姐日前就突發無預警的劇烈胸痛、瀕臨休克,被緊急送醫,醫師發現原來有顆7公分大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因主動脈瘤內膜裂開導致A型主動脈剝離,為保住母子平安,醫療團隊決定先取出胎兒,再進行升主動脈及主動脈根部動脈瘤置換手術,花逾16個小時救回兩人。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蔡貴棟表示,問診發現劉小姐幼年時期曾做過主動脈瓣膜修補手術,術後沾黏或可延遲主動脈剝離的出血時間,因此才敲定手術順序。幸運的是,術後劉小姐入住加護病房病情穩定,並順利回歸原有家庭生活。

根據統計,主動脈剝離發生率約每年每十萬人口有2到2.5%,好發於動脈硬化、三高、肥胖、先天性結締組織病變患者。

要注意的是,蔡貴棟提醒,孕婦在第三產程時,受胎兒成形影響會增加20%的母體心臟輸出量,併發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是同齡無懷孕女性的4倍。孕婦併發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案例極少見,若伴隨先天性主動脈血管壁異常,風險將大大提升。

主動脈剝離典型症狀為劇烈性胸痛,可依病灶分為A型、B型兩種。A型主動脈剝離因侵犯到主動脈弓、升主動脈,死亡率以病發當下每小時1到2%累計,且一旦主動脈根部破裂,將造成休克、心包膜填塞死亡,需立即手術;而B型主動脈剝離侵犯到降主動脈,可先以藥物控制。

蔡貴棟說,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雖高,但只要能及時接受治療,多數情況下仍可獲得救治,患者術後仍需維持血壓控制、注意殘存的剝離血管有無持續擴大的情形,並定期回診追蹤;日常則要養成運動習慣、調整規律作息、避免抽菸喝酒,如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應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染疫醫接觸者全陰性安了嗎? 感染權威曝風險:驗2次都不一定準

首起醫師照護患者染疫盼集氣 衛福部將發35萬起跳「補償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許多幼兒不愛淡而無味的水,尤其特別偏愛香甜的果汁,但市售果汁恐有添加物疑慮,那給予現榨的果汁就沒問題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兒童飲用果汁須留意飲用量,1歲以下嬰幼兒不建議給予果汁,即便是1歲以上也應有限量的攝取果汁,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小兒喝果汁健康嗎?依照美國食品藥...

閱讀詳情 »

根據新聞報導,一名3歲童日前發燒、乾咳,確診流感,不幸併發腦炎,住院不到1週死亡。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流感死亡個案一開始多是發燒、乾咳,後來病況加重,併發肺炎或腦炎過世。其中一名3歲女童也因併發腦炎,病況發展快,住院不到1週就離世。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而對於流感常見的誤解...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三年前,知名藝人「青蛙王子」高凌風,因罹患急性血癌逝世,留給眾多粉絲們無限的遺憾;又臺灣企業家郭台成,也在46歲時被血癌奪走生命,令大眾感嘆他的英年早逝。 近年來,許多有關「砒霜能治療血癌」的論證相繼出現,給了血癌患者新的治療契機。但,砒霜是中國自...

閱讀詳情 »

懷孕是個充滿喜悅的過程,準媽媽們可以感受到寶寶隨著時間慢慢成長,然而,怎麼吃才能維持寶寶健康呢?資深營養師袁毓瑩表示,其實日常若能做到均衡飲食,再搭配補充關鍵營養素,即可幫助寶寶健康茁壯喔!  懷孕初期(孕期1~3個月)懷孕初期,寶寶營養來源主要是以胎盤供應為主,因此媽媽在這一時期建議維持正常飲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