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明明已經打了疫苗,為什麼還是會中?流感千萬別輕忽!3歲童流感不到1星期死亡...5個預防方法!

根據新聞報導,一名3歲童日前發燒、乾咳,確診流感,不幸併發腦炎,住院不到1週死亡。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流感死亡個案一開始多是發燒、乾咳,後來病況加重,併發肺炎或腦炎過世。其中一名3歲女童也因併發腦炎,病況發展快,住院不到1週就離世。

明明已經打了疫苗,為什麼還是會中?流感千萬別輕忽!3歲童流感不到1星期死亡...5個預防方法!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而對於流感常見的誤解,小兒科徐嘉賢醫師於針對流感常見誤解文章表示:

大家都會有一個疑問,明明已經打了疫苗,為什麼還是會中?其實疫苗的保護力大概能夠維持半年左右,回頭想想看,大家打疫苗的時間大約都是去年年底的時候。大概六月之後抗體下降,現在反而疫苗的保護力沒了,病毒就開始攻打。

打了疫苗都沒用嗎?有注射疫苗還是有差。因為有接種疫苗的患者跟沒有打疫苗的患者比較起來,有打疫苗的症狀會比較輕,就算發燒也比較沒那麼高。打疫苗的寶貴的地方在於:可以預防重症的發生。統計發現,重症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打疫苗的。

流感跟一般感冒的差別?一般感冒其實也會發燒也可能會肌肉酸痛,但是症狀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譬如說特別的倦怠,就算吃了藥之後燒也講不太下來,精神特別差,又沒有什麼特別症狀。目前有開放快塞確診的方式,很多診所及中小型醫院都有,大家不需要往大醫院急診跑。

疾病管制署表示,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使用條件適用期間延長至7月31日,民眾如有類流感症狀,請至鄰近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診所就醫,避免集中至大醫院急診,凡經醫師判定符合公費用藥使用條件,不需快篩,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抗病毒藥劑。

但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者,則應儘速至大醫院接受治療。

 

 

要如何預防流感?

信義居家也訪問小兒科醫師,要如何預防流感呢?小兒科醫師表示:

1.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種

尤其是免疫力較差的長者、幼兒與慢性病患者,除此之外,國小學童及醫護人員等高傳播族群也需要接種疫苗。

 

2.注意手部衛生

接觸物品前後,尤其是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及擤鼻涕後應勤洗手。

 

3.看不見的病毒總是無所不在

經常接觸的地方,例如:門把、馬桶、冰箱門,若沒有常清潔肯定也是細菌暖窩,漂白水在家中消毒,味道會刺鼻,另外酒精較刺激且傷皮膚,建議可使用溫和中性的抗病毒噴劑、抗菌噴劑取代家中的清潔品。

 

4.注意打噴嚏及咳嗽禮節

流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具感染力,打噴嚏或咳嗽時請以手帕或衣袖掩口鼻,並請戴上口罩,必要時應盡速就醫。

 

5.維持正常作息

平時注重保健、均衡營養、適度運動,提升身體之抵抗力。擁有健康好身體,這才是抵抗流感的最根本之道。

 

【本文獲「MamiBuy媽咪拜」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青少年殺手,血癌 血癌是淋巴系統病變的總稱,不僅好發在青少年、成年人也是常見的癌症之一,不幸卻又是幸運的是,血癌相對於其他癌症中,某部分的血癌類型具有相當高比例治癒的機會。 淋巴系統由白血球組成。它分佈在淋巴結,脾臟,扁桃腺及骨髓。淋巴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抗細菌和病毒。淋巴癌有兩種型態:非何傑金氏淋...

閱讀詳情 »

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針對聲帶麻痹或聲帶萎縮的病患,引進玻尿酸注射治療技術,排除全身麻醉及開刀風險,且無須住院,僅於聲帶注射後禁聲休養三天,大幅提升治療舒適度。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俊豪,不少人都有過聲音沙啞的經驗,常見的病因包括聲帶炎、聲帶長繭、聲帶麻痹、聲帶萎縮等,一般治療方法多以吃...

閱讀詳情 »

     這部影片真的是不堪入目,漢堡放久了之後都被黴菌給佔領了,不過等一下,最後一家速食店是怎麼回事?為甚麼放了一個月還不會發霉?這部影片沒有給予解釋,但我們心知肚明,看起來越不噁心的那個,並不表示他很安全不會壞掉,反而是越令人害怕,他到底摻了些什麼東西? &nb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