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戒檳不難! 擺脫紅唇戒檳班來幫你

戒檳不難! 擺脫紅唇戒檳班來幫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位37歲男子因為發現脖子有腫塊而就醫,檢查發現患者頸部之所以有腫塊,是因為罹患了鼻咽癌,而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頸部,才會發生淋巴結腫大的情況。得知自己正值壯年卻罹癌,使得他的心情大受打擊,所幸新竹馬偕戒檳班護理師即時介入,教導他口腔檢查和保健等衛教宣導,並幫助他下定決心遠離檳榔誘惑。

檳榔籽、檳榔嚼塊均屬「一級致癌物」

台灣檳榔文化由來已久,而檳榔嚼食者多為男性,衛生福利部的統計也顯示,口腔癌發生率10年來增加了31.4%,也是近10年來男性癌症中,發生和死亡增加情形最快者,並且是打拼工作、支撐家庭經濟的青壯年男性(25~44歲)最常見的癌症。

新竹馬偕癌症中心主任暨放射腫瘤科主任邱世哲指出,「嚼檳榔是口腔癌發生的主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支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早在2003年宣布,不論是檳榔籽(菁仔)或包好的檳榔嚼塊,都屬「一級致癌物」,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喉及食道,原因是檳榔籽中的檳榔素(arecoline)及檳榔鹼(arecaidine)會在口腔中產生致癌物質。

新竹馬偕戒檳團隊 一對一授課

一位口腔癌患者的整個療程可能花費數十萬至上百萬,手術後剩下殘缺不全的顏面和口腔,影響吞嚥及咀嚼功能,往往也需要長時間的心理建設才能重新融入社會。有鑒於此,新竹馬偕積極配合國民健康署檳榔危害防制政策,開辦「新竹馬偕戒檳班」。

新竹馬偕戒檳班鎖定已養成每天都要吃檳榔的高嚼食率民眾,採一對一授課,包括一開始訂立自我目標,到檳榔危害、自我檢查、口腔保健、拒絕技巧等衛教宣導,也會定期打電話到學員家追踨,讓學員知道有人在關心自己、對自己更有信心,以專業又有效的方式幫助學員減檳戒檳。「新竹馬偕戒檳班」即日起至12月底持續開課,隨報隨上,要戒檳的民眾可致電(03)516-6868轉分機6206,或至該院福音樓2樓癌症資源中心進一步了解或報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40多歲的女性因爬山不小心扭傷,就醫檢查時確診為腳踝線性骨折,經醫師建議進一步接受醫學中心檢查,醫師發現患者骨密度達到了骨質疏鬆的標準以外,還發現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葉乃誠指出,患者平日心跳偏快,加上食量大,身體質量指數僅19左右,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5歲女性,接受公司健檢時,意外發現已罹患乳癌第二期,腫瘤約3公分且腋下有淋巴結轉移現象,經過乳房腫瘤局部切除手術後,再進行放射治療,但因考量年紀加上未婚,決定採以標靶真光刀系統進行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所幸經由5至6周、20至30次治療,順利消除體內癌細胞。 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一名屆齡百歲的老翁,過去曾有高血壓、心臟病以及攝護腺肥大等病史,某次突然出現腹痛且高燒不退等現象,起初以為是胃痛導致,但服用胃藥後仍未改善,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安排切除手術後,術後11天患者已出院休養,但切片經病理檢驗卻發現,患者竟罹患闌尾癌,所幸早期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牙齦紅腫疼痛甚至有膿包,千萬別只吃消炎藥,或以為火氣大,買杯退火解熱茶喝就沒事。26歲蔡先生,牙腫痛合併膿包症狀,經台南市立醫院黃致翔醫師診查發現為根尖囊腫,左上側門牙牙髓壞死合併根尖周圍炎。進行根管治療後症狀未改善,於是採根尖顯微手術,術後追蹤7年,病灶區癒合良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