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戰爭是借鏡!孩童從中學習化解衝突、培養自由意志

戰爭是借鏡!孩童從中學習化解衝突 培養自由意志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俄國對烏克蘭發動了毀滅性攻擊,大批難民外逃,也有不少無辜人民因被戰火波及失去性命。全世界都在關注戰況,而在人手一機、資訊爆炸的時代,不論是成人、孩童,可能因接收到大量的血腥、暴力與真假消息,產生焦慮感,這時要考慮到孩童的認知發展會受影響,諮商心理師張顯蓓表示,在6歲之前處於吸收期,父母親呈現的狀態扮演關鍵角色;6-12歲時,家長可與孩子探討面對人際關係「衝突」的議題;12-18歲,則可大方談及國際與政治關係。

6歲以前 孩童會內化父母的情緒

諮商心理師張顯蓓表示,如果您的孩子正值1-6歲,這個時期,父母親的焦慮感或情緒處理的方式,都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因此「父母親對於自我的情緒照顧相當重要」,孩子雖然無法明白具體事件的狀況,但是會吸收父母親的情緒。因此父母親要跟孩子談談,面對戰爭所產生的情緒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處理,以及彼此相處間要多注意、包容的地方。

張顯蓓表示,尤其1到3歲更是敏感,加拿大知名醫師兼暢銷作家嘉柏‧麥特(Gabot Maté),專長為兒童發展與創傷對於生理與精神狀態的影響,他是在匈牙利出生長大的猶太人,曾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他還是大約1歲的嬰兒,他的母親為了人身安危,把他藏在鄰居家,卻哭得很嚴重,於是母親打給家醫科醫師,詢問孩子不停嚎啕大哭的原因,醫師回答:「所有我認識的猶太寶寶全都哭個不停。」嬰兒的嚎啕大哭,可以證明環境帶來焦慮、害怕的感覺是會內化的。

該名心理學者也坦言,自己從有意識以來,總是感到惴惴不安,也就是焦慮感並沒有被安撫,因此父母需要幫助1-3歲的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當然,天底下沒有完美無缺、情緒完全不受影響的父母。面對本身的焦慮或任何負面的狀態,要向孩子承認自己的情緒,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並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的問題,不要擔心。」

3到6歲後比較能對話,張顯蓓表示,此時可讓孩子開始自己練習面對自己的情緒,當爸爸、媽媽焦慮時,可以跟孩子們討論,如何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心,例如,有些小朋友會因為抱著布偶娃娃感到安心,有些孩子會喜歡包裹在毛毯裡,模擬嬰兒在子宮內的包覆感,也會充滿安全感。

6到12歲 討論人際衝突的最佳時機

張顯蓓表示,成長階段進入6-12歲時,可以討論人際關係。戰爭,其實是一種衝突的表現,和孩子討論該如何處理「衝突」。不過在討論人際衝突的前提,要先奠基於情緒跟身心自我照顧之上,再去談關係的處理。例如:學校同學價值觀不一樣,面對彼此之間差異,一起透過溝通化解差異,而當無法溝通的時候,就可能產生衝突。「這時,你會選擇繼續溝通嗎?還是訴諸暴力?如果訴諸暴力,要付出多少代價?」向孩子們分析衝突之後可能帶來的後果。

張顯蓓表示,6到12歲的大腦前額葉尚未發展成熟。分析後果給他們聽,可幫助加強前額葉發展,這個年紀也正是會開始面對校園霸凌,與同儕間差異的時期,這會是很好處理與討論的時機。

12到18歲 淺談國際關係、發展自由意志

張顯蓓表示,12-18歲可以談論的議題更擴大,可談及社會系統、價值觀,世界上各種不同的制度,例如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左翼右翼等議題,此時孩子們都有基礎概念了,父母可淺談國際關係。而學校師長則要保持「中立」,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一定會很清楚你的政治、國家立場,這時不要強加改變孩子的立場,否則將綁架孩子的自由意志。

【延伸閱讀】

同理心過剩? 戰爭新聞越看越害怕 當心引發替代性創傷

戰爭新聞越看心情越低落 「這幾點」避免資訊狂躁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每年約新增1萬名乳癌患者,除了飽受化療之苦外,還必須額外支付如營養品、副作用照顧,以及必要生活支出約20萬元,對乳癌病友來說,身體、經濟同時承受沉重的負擔。為此,「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今天舉辦成立大會,將提供乳癌病友藥物治療、生活救助、乳房重建等急難救助金。勇源輔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很多人都喜歡在寒冷的冬天窩在家裡吃火鍋,為了替民眾的健康做好把關,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地執行市售火鍋料專案抽驗計畫,結果發現,10件凍豆腐中,竟有4件違法添加防腐劑「苯甲酸」,不合格率高達40%。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執行市售火鍋料專案抽驗計畫,抽驗地點包括傳統市場、火鍋店、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56歲中年男子,今年9月突然出現嚴重呼吸急促,無法平躺呼吸,必須端坐才能呼吸,家人立即送往醫院掛急診,緊急插管並住進加護病房治療,呼吸才恢復正常;經醫師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他因心臟瓣膜鍵索斷裂造成二尖瓣閉鎖不全,建議進行二尖瓣膜修復手術,目前恢復良好。台北市立聯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癌症治療往往會因為化療而出現掉髮副作用;為此,光田綜合醫院日前舉辦「魔髮奇緣之讓愛散播」活動,有6位民眾現場公開捐髮,有母女檔、姊妹檔一起出席,年紀最小的女孩只有6歲,她們希望有更多樂於助人的民眾挺身而出,讓這份愛繼續散播出去。今年才6歲的愛心捐髮人陳蓉嫻小妹妹,有次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