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靶不戴耳塞 耳膜穿孔損聽力

打靶不戴耳塞 耳膜穿孔損聽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20歲剛入伍的阿兵哥,某日在打靶訓練時,部隊長官交代戴上耳塞保護耳朵,可是這位阿兵哥卻覺得戴耳塞會影響打靶帥氣的表現因而不戴。不料當天晚上,持續感覺左耳耳鳴,又過了三天,耳鳴因仍繼續存在,轉診至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發現左耳膜有一個小穿孔,聽力檢查則有左耳高頻音喪失。接受類固醇及促進血液循環劑的治療後,聽力在第三天後恢復正常,耳鳴則在兩周後漸漸消失,左耳膜的小穿孔也在兩周以後自行癒合。

大多3個月內可改善

吳姓阿兵哥會突然有耳鳴的現象,是因為內耳結構中負責傳導並感受聲波的耳蝸受損,由於受到巨大音量損傷後無法傳遞聲波訊號給大腦神經而導致耳鳴,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超嵐表示,多數情況於3個月內可改善。

日常生活聽力保健

聽覺是我們跟外界溝通的另一扇窗,跟眼睛一樣重要,許超嵐醫師提供3點日常生活建議,以做好聽力保健。

1.遠離生活中噪音

像是身旁的狗狗連續吠叫聲已達90分貝,這樣的環境下,最多只能待8小時,而且每增加5分貝,暴露時間應該減半,否則就有「噪音性聽損」的危機。所以,在95分貝的環境下時,最多只能待4小時;捷運過站的噪音量更達100分貝,則只能待2小時。若是不得已在這類環境下工作,應配戴耳塞及耳罩,以減少聽性創傷發生。

2.使用耳機注意音量、時間

有習慣使用耳機的民眾,最好將音量固定在舒適音量內(建議是在最大音量的一半以內),也不要使用耳機超過1小時,每30分鐘應休息5~10分鐘,以免對聽覺造成傷害。

3.注意危險耳鳴

在安靜環境下才聽到的耳鳴是生理性耳鳴,通常並不會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常見耳鳴原因多是聽力退化,尤其是在老人家身上。不過,別以為耳鳴是老人家專利,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諸如中耳炎、耳垢栓塞,或是耳內異物等都是耳鳴的原因。若耳鳴在短時間內越來越大聲,加上只有單側耳鳴,若是合併有眩暈、聽力減退等症狀,就要提高警覺了!很可能是危險疾病如鼻咽癌、聽神經瘤、突發性耳聾的症狀,要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8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這兩年受到疫情影響,讓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健康,不過在尋求健康的同時,究竟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呢?作者傑瑞米.洛克.史密斯Jeremy Rock Smith 與大衛· 約阿希姆David Joachim就透過《瑜珈飲食指南》教導大家如何從飲食中獲取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損傷友江永旭從只能臥床到翻轉人生以畫作自食其力,他感謝一路走來幫助他的恩人,發心義賣畫卡募心募愛,所得款項捐贈慈濟基金會供作疫苗基金之餘,也要支持到畫室學畫謀生的傷友。 從癱瘓躺床病人  成為助人口足畫家 回首19歲那年,江永旭不慎從高處跌落,頸椎損傷、胸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經常值大夜班的女性要注意!根據加拿大的研究發現,女性如果每個月輪值大夜班超過3次,更年期提早到45歲以前的發生率提高到25%,如果值大夜班時間超高20年,提早進入更年期的機率更上升到73%。 每個月大夜班3次,更年期提高25% 女性停經的平均年齡,約是48歲到52歲之間,根...

閱讀詳情 »

台灣醫美市場商機大,近期就有新聞報導指出,有不肖廠商偽造醫療器材獲取暴利,讓消費者陷入身心健康受損的風險!若醫療院所使用偽造的器材,恐要負擔哪些法律責任?消費者又該如何捍衛自身的權益?來聽聽專業律師的說法! 院所端若引進偽造的儀器、針劑,但沒有出問題,在法律上也要負責任嗎? 即便使用偽造的儀器、針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