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抗停經症候群 大齡女子團愛上6°C冬泳

抗停經症候群 大齡女子團愛上6 deg;C冬泳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對抗停經症候群,英國婦女瘋冬泳!這群女勇者在6°C海水中悠游自在,聲稱冰水改善她們停經後焦慮、盜汗等問題,甚至心理更健康了。心理學家Sarah Gingell對此表示,確實少部分研究指出,水療有助治療精神疾病,改善大腦對外界壓力的反應。

釋放內心小孩 冬泳防停經症候群

根據《BBC》報導,49歲媽媽Alison Owen去年夏天辭去工作,正在照顧腦癱的女兒,嘗試在高爾半島附近海域冬泳後,她愛上了這種感覺。Alison形容,就好像「釋放了心裡的孩子」,那個孩子在她擁有工作、小孩、貸款之前躲了起來。

Alison並不孤獨,歐美近來掀起一陣冬泳熱。53歲游泳運動員Patricia Woodhouse聲稱,冬泳後,停經後出汗和盜汗和緩許多,焦慮程度也和過去不同。

更年期非疾病 不適應求醫

什麼是停經症候群?根據台灣國健署資訊,45-52歲婦女的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月經出現不規則、月經量一下多、一下少,最後出現停經,這段生殖機能逐漸喪失的過渡期,即更年期。

更年期非疾病,是自然過程,但因雌激素分泌不足,約3成婦女會產生身心不適症狀。在生理方面,如發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性交疼痛、頻尿、尿失禁及骨質流失等。至於心理症狀,包括焦慮、煩躁、失眠、恐慌、心情低落及記憶力衰退等現象。若症狀影響生活,婦女應考慮就醫。

冬泳兼顧運動和社交 壓力處理好沒心病

冬泳能舒緩停經症候群嗎?冬泳有許多軼事支持,但實際研究不多,樸茨茅斯大學教授Mike Tipton解釋,大體上冬泳可透過運動和社交來幫助心理健康,但也很危險。

根據《Psychology Today》,心理學家Sarah Gingell認為,冷水游泳改善心理健康的最明顯機制,是影響大腦如何處理壓力。簡而言之,習慣冰水中壓力 有助人們處理日常壓力。她以心理治療師角度強調,處理日常壓力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人體演化過程中,具備『戰鬥或逃跑反應』,如遭遇老虎時,腦部下視丘會刺激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加快心跳、擴大氣管,增加養分、氧氣供給,提供逃跑或戰鬥能量。待危險過去,副交感神經接手,將生理反應回歸正常。」Sarah指出,現代人很少遭遇危險了,因此「戰鬥或逃跑反應」常用於塞車、工作等「蒜皮小事」。

減少壓力第一要務 心理師提3秘訣

持續的戰鬥或逃跑反應會使人體心煩意亂、放大壓力,影響身心健康。冬泳能改變壓力反應嗎?日前有篇研究指出,在冰水中反覆浸泡3分鐘,可以減少腎上腺對不同壓力源起反應,更能活化副交感神經,讓身心更快回歸平靜。習慣冬泳較大壓力源後,大腦對於日常小壓力較不會「小題大作」。

針對舒緩壓力,Sarah建議,首先不要太常將事情視為壓力源;再來減少過度反應;最後,學習更快回歸平靜,減少每日積累壓力。此外,冬泳有一定危險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勿隨意嘗試。

 

參考資料:

1. Women cold water swimming in Gower to help menopause.

2. How Cold Water Swimming Improves Stress Management.

【延伸閱讀】 維生素D3抗慢性病 趙順榮藥師教你這樣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老年人肥腰不是福!研究發現,50歲以上的國人腰圍每增加一公分,男性就增加6%糖尿病風險,女性則增加4%風險。專家認為,BMI與腰圍都可用來預測中老年人糖尿病的風險,而腰圍的預測力更強。這項研究刊登於最新一期「台灣公共衛生學會」雜誌,研究人員分析「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微整風潮正夯,尤其新春前後,許多愛美人士對微整的詢問度提高。但消基會提醒,近期接獲不少消費者買了如「電波拉皮、飛梭雷射」等儀療課程後,才發現膚況不適合甚至皮膚更糟,而要求院所退費,但無論最終協調成功與否,申訴期間及漫長的協調時程,已讓許多消費者身心飽受煎熬。在美容醫學領域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宜蘭縣為照顧長者們的口腔健康,自即日起至7月31日,開放65歲以上的老人家免費裝置全口活動假牙申請,名額400位,裝置後可保固一年。宜蘭縣政府自100年起就開辦全口假牙計畫,至101年底就有1136位65歲以上的長者受惠!衛生局長劉建廷表示,為瞭解裝置全口假牙的長者使用情形...

閱讀詳情 »

好發糖尿病,主要是因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所導致,多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三多症狀,通常多採以西醫治療;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阮膺旭指出,口服降血糖的西藥,很容易會出現低血糖、抗藥性等現象,因此若能合併中醫治療,則能有效幫助紓緩症狀。臨床上,1名約60歲女性,罹患糖尿病已10年,過去曾服用西藥約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