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麻油炒菜防癌、降膽固醇?專家:這樣料理吃出芝麻高CP值

近來網路廣為流傳「用麻油炒菜,能有效補充木質素,有利抗氧化、防癌、降低膽固醇」的說法,讓不少婆婆媽媽趨之若鶩。但以麻油入菜,真的能發揮這麼厲害的保健作用嗎?就請專業營養學教授,教我們芝麻到底要怎麼料理,才能吃出高CP值吧!

麻油炒菜防癌 降膽固醇?專家:這樣料理吃出芝麻高CP值

吃芝麻健康好處多 中西方觀點報你知

芝麻醬、芝麻糊、麻油……,華人以芝麻入菜的文化歷史相當悠久。不過,芝麻到底有何神奇好處,能讓個頭小小的芝麻,千百年來始終備受民眾青睞呢?事實上,中醫認為其有味甘、性平、無毒,能補益精血、潤燥滑腸之效外,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表示,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適度食用芝麻,更有助於補充其富含的維生素E、準木質素(Lignin)、鈣、鎂、鉀、鋅等礦物質,以及亞麻油酸等營養素,對於人體保健好處多多。

麻油炒菜防癌 降膽固醇?專家:這樣料理吃出芝麻高CP值

近來網路廣為流傳「用麻油炒菜,能有效補充木質素,有利抗氧化、防癌、降低膽固醇」的說法,但麻油真的這麼神奇嗎?

網路瘋傳麻油炒菜,有利營養吸收?專家公開不建議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想要透過食用麻用,以麻油入菜的方式,來獲取芝麻中的上述營養成分,並非明智之舉!王進崑教授指出,由於麻油的製作方式,主要是將芝麻壓榨後,萃取芝麻中的植物油而成;而經壓榨後的芝麻本體多半過濾、捨棄不用。因此,麻油中所含有的營養素往往不到等量芝麻的1/2。

麻油炒菜防癌 降膽固醇?專家:這樣料理吃出芝麻高CP值

麻油雞是華人常見的麻油料理,更是不少產婦生產後會選擇的食補方式。

且麻油雖然是植物油,但它畢竟還是油脂類的一員,吃多還是有熱量、脂肪含量過高的疑慮;更何況不同的料理適合的用油、油品發煙點都不一樣。再者,若以中醫角度來看,麻油更有性質偏熱、偏燥的問題,並非所有體質都可食用,吃錯恐易造成火上加油。故綜合上述理由,都不建議將麻油做為日常烹飪用油使用。

王進崑教授同時也針對華人產婦產後愛吃麻油雞的習俗,加以解說。他表示,產婦適量補充麻油,確實對於促進子宮收縮、幫助產後惡露排出有一定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產婦都適宜,仍視剖腹產、自然產不同,加以區分:

●自然產:產後2~3天,經確認因生產減會陰的傷口已復原,沒有發炎、紅腫現象後,則可適度食用麻油雞等麻油料理,來幫助產後惡露排出。

●剖腹產:由於剖腹產傷口復原期較差,一般建議要至產後10天~2週,傷口確認復原,再吃麻油料理較佳。且由於剖腹產過程中,醫師往往已一併清理產婦的子宮腔,將一些子宮腔內的血塊、胎盤、胎膜等清除乾淨,故惡露量也較少,多半也無食用麻油加速惡露排出的必要。

麻油炒菜防癌 降膽固醇?專家:這樣料理吃出芝麻高CP值

自製芝麻粉、芝麻糊,加入牛奶、豆漿等飲品中,或者抹在土司上,都是日常獲取芝麻營養價值的好方式。

小小芝麻營養豐 專家:這樣料理吃出芝麻高CP值

王進崑教授強調,想要有效獲得芝麻中的營養成分,建議民眾還是直接食用整粒芝麻比較實際!譬如,在白飯、料理上灑上一點芝麻,就是很好的日常補充方式。或是購買經翻炒過的熟芝麻粒,取適量以搗碎器、磨缽搗成芝麻粉。甚至是食物調理機,將其攪打成濃稠的芝麻糊,加入牛奶、豆漿等飲品中,或者抹在土司上,都是非常好的搭配組合。

唯一要提醒的是,由於芝麻經研磨後,除了容易潮濕、產生過氧化物外,更會釋放大量油脂,與空氣長時間接觸後更易產生油耗味,加速氧化變質的可能。因此,建議民眾每次研磨、攪打以1週的食用量為限,最多不存放超過1個月較有保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726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梅雨季節來臨,高濕高溫的氣候型態,讓人覺得倦怠、沒有食慾,甚至出現氣喘、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黃盟珠表示,外在濕氣嚴重會加重人體內濕,不妨吃些溫薏仁湯或四神湯,有助於健胃整腸、健脾化濕。******************************************...

閱讀詳情 »

夜晚腳抽筋 喝黑糖水另外黑糖也是一種鈣多多的好食材喔!!各位粉絲可是要多多利用~~****************************************夜間腳抽筋是因為夜間休息時,腿部周遭肌肉收縮,小腿肚肌肉感到痙攣抽痛,甚至痛醒。這感覺可持續數秒鐘到十分鐘不等,抽筋自行緩解後,酸痛感可...

閱讀詳情 »

幹祖望,臨床60多年,執教40多年,從事醫療專業寫作50多年,現仍拼搏於臨床、教學、寫作第一線上。著有《名醫名方錄》、《尤氏喉科》、《孫思邈評傳》、《幹祖望醫話》等9部專著。他說自己高壽秘訣是:“童心、蟻食、龜欲、猴行”,今天把老中醫的7個忠告分享給大家。 1,除...

閱讀詳情 »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睡眠不足的問題,長時間下來,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以下25個因為睡眠不足而引發的健康風險:1.脾氣暴躁:當人們專注在做某件事情時,若因為意外的干擾而被打斷,會產生負面情緒;若睡眠不足,這種負面情緒更會被放大。2.頭痛:科學家至今仍無法找出背後的原因,不過有3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