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抗生素別濫用 中老年婦女尤其要當「心」

  抗生素可以對抗細菌,但若是長期間使用,可能會增加中老年婦女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刊登在《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

  研究人員對36,500名美國女性的健康狀況追蹤將近8年,期間發生1千多例心臟病。研究發現,60歲以上的女性使用抗生素超過2個月,罹患心臟病的可能比不使用抗生素的女性高出32%;如果女性年齡介於40至59歲,同樣使用抗生素超過2個月,心臟病的風險比未使用的人高出28%。換句話說,每1000人當中就有6人會罹患心臟病,相比之下,同齡層未服用抗生素僅3人罹患心臟病。不過,20至39歲的女性,並未因服用抗生素而使心臟病風險增加。

  研究人員表示,抗生素會導致心臟病的原因可能是改變了腸道細菌的平衡,破壞益菌,使其他可能導致疾病的病毒增加。過去也有研究指出,腸道環境的變化會引起發炎和血管、中風和血管狹窄。

  雖然這是1項觀察性的研究,並不代表抗生素會直接導致心臟病,但發現了兩者之間的關聯,主要傳達的觀念是,考慮到潛在的風險,建議非必要不要使用抗生素,且使用時間越短越好。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三級警戒延長,同時適度鬆綁,自7月13日起部分場域「微解封」,不過宗教場所究竟能不能解封,相關規定卻令人看得霧煞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9)日重申,宗教場所原則不開放,除非能妥備符合6大條件的防疫計畫報請主管機關同意,但最多...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防到現在,最怕境外的「變異株」入侵來攪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9)日公布過去一周針對「入境普篩」的最新基因定序結果,一口氣就驗出5起、分屬3種不同變異株的境外移入個案,包括了英國Alpha變異株、印度Delta變異株、巴西Gamma...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宣布,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在疫情記者會上指出,環南市場篩檢發現1名PCR確診者,該案例非攤商而是外圍工作人員。不過,昨天稍晚,又再驗出2例PCR陽性,累計共3人確診。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自2020年起累計有718例COVID-19死亡病例,現在通通可以拿到死亡喪葬慰問金10萬元了。衛福部今(9)日宣布將從7月15日起陸續發送,就算已經領有縣市政府發給死亡慰問金或喪葬補助者也能照領。 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