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關於疫苗接種後是否產生副作用也有諸多討論。針對網傳COVID-19 mRNA疫苗恐傷害人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澄清,疫苗中的mRNA並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而政府也會嚴格把關疫苗安全,民眾可安心接種。
指揮中心表示,我國目前已核准緊急使用授權的COVID-19疫苗分為兩大類,其中所使用的COVID-19 mRNA疫苗,其作用原理是將含有一段可轉譯成SARS-CoV-2病毒棘蛋白的mRNA注射至體內,接種後會在人體細胞質內製造出SARS-CoV-2病毒棘蛋白,作為疫苗抗原,進而誘發人體產生免疫反應,以對抗SARS-CoV-2病毒,疫苗中的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
指揮中心重申,我國核准專案輸入的mRNA疫苗,例如莫德納疫苗,是經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審查廠商所提供的疫苗品質管制資料、非臨床藥毒理試驗及人體臨床試驗報告,確認疫苗的品質、安全及療效後,始予以核准。
指揮中心表示,為確保COVID-19疫苗上市後廣泛臨床使用下國人用藥安全,我國已建立COVID-19疫苗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持續監控國外衛生主管機關發布之COVID-19疫苗安全警訊外,亦設有「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接受各界通報,蒐集、分析及評估我國COVID-19疫苗不良事件,並藉由收集相關安全資訊,監控其安全性,一旦發現具有未知或未預期之風險,立即啟動再評估機制,重新評估其療效與風險,並確認是否需採取相關風險管控措施。
指揮中心再次提醒, COVID-19疫苗與其他藥品一樣,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副作用,如過敏反應等,民眾接種前應主動提供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是否對特定藥品過敏、慢性病或正在服用的藥品;女性則需告知是否(或可能)懷孕、準備懷孕或正在哺乳母乳等,供醫師審慎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接種後則應關心身體變化,部分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後,可能會發生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等,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且數天內消失,但如發生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等,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圖片翻攝網路示意圖)
【更多新聞】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切睪丸 打荷爾蒙針一樣復發 國衛院找到「去勢抗性前列腺癌」解方
▲針對棘手的「去勢抗性前列腺癌」,國衛院找到治療新策略。(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性不幸罹患前列腺癌,常必須靠切除睪丸或注射荷爾蒙針劑等療法來保命,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癌細胞常會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RPC)」再度復發,治療更加棘手,而國衛院今(...
閱讀詳情 »台灣兒童受虐「身心虐待」逾5成最多 心理易現嚴重情緒困擾
▲(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年國內兒童受虐案件頻傳,部分案件甚至引發群情激憤,根據衛福部統計數字顯示,107年兒少保護案件即以「身心虐待」最多,占了5成以上,其次才是「不當管教」。台北市衛生局今(21)日表示,為協助兒虐案家早日接受身心專業協助,台北市已於11所醫療...
閱讀詳情 »昏迷癱瘓 鬼壓床竟是「鉀」未飽惹的禍!?忽略這些身體警訊 小心小命不保
圖/TVBS提供 很多人有過半夜突然被鬼壓床,動不了,只剩眼睛眨呀眨的經驗,難道這是靈異體質嗎?藝人小Call前陣子出外景,就經歷了鬼壓床,回台北還被經紀人帶去收驚!其實會出現四肢無力的情況,是因為缺少了「鉀」,缺鉀時間一長,不但可能昏迷癱瘓、心律不整休克,甚至危及性命!TVBS《健康2.0》節目...
閱讀詳情 »養肌要及時 肌肉骨質不斷流失 小心關節發炎又變矮
台灣有85%的人處於營養不均的狀態,尤其是老人家,營養不均的狀況會更明顯。身體機能老化加上營養缺乏,讓老年人很容易產生一跌倒就骨折的情況。前陣子一名高齡八十歲的婦人,在跑步機熱身完,準備走下跑步機時摔倒,導致左肩骨折。對於老人家有固定運動習慣,跌倒還是發生骨折的情況,中醫師吳宏乾表示:「跟營養不均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