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指揮中心:mRNA不進細胞核 不改變DNA

指揮中心:mRNA不進細胞核 不改變DNA 【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關於疫苗接種後是否產生副作用也有諸多討論。針對網傳COVID-19 mRNA疫苗恐傷害人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澄清,疫苗中的mRNA並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而政府也會嚴格把關疫苗安全,民眾可安心接種。

指揮中心表示,我國目前已核准緊急使用授權的COVID-19疫苗分為兩大類,其中所使用的COVID-19 mRNA疫苗,其作用原理是將含有一段可轉譯成SARS-CoV-2病毒棘蛋白的mRNA注射至體內,接種後會在人體細胞質內製造出SARS-CoV-2病毒棘蛋白,作為疫苗抗原,進而誘發人體產生免疫反應,以對抗SARS-CoV-2病毒,疫苗中的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

指揮中心重申,我國核准專案輸入的mRNA疫苗,例如莫德納疫苗,是經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審查廠商所提供的疫苗品質管制資料、非臨床藥毒理試驗及人體臨床試驗報告,確認疫苗的品質、安全及療效後,始予以核准。

指揮中心表示,為確保COVID-19疫苗上市後廣泛臨床使用下國人用藥安全,我國已建立COVID-19疫苗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持續監控國外衛生主管機關發布之COVID-19疫苗安全警訊外,亦設有「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接受各界通報,蒐集、分析及評估我國COVID-19疫苗不良事件,並藉由收集相關安全資訊,監控其安全性,一旦發現具有未知或未預期之風險,立即啟動再評估機制,重新評估其療效與風險,並確認是否需採取相關風險管控措施。

指揮中心再次提醒, COVID-19疫苗與其他藥品一樣,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副作用,如過敏反應等,民眾接種前應主動提供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是否對特定藥品過敏、慢性病或正在服用的藥品;女性則需告知是否(或可能)懷孕、準備懷孕或正在哺乳母乳等,供醫師審慎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接種後則應關心身體變化,部分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後,可能會發生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等,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且數天內消失,但如發生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等,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圖片翻攝網路示意圖)


【更多新聞】

  • 哺乳媽打疫苗女嬰吐血奶死 葉心辰數學老師:未必因果關係!
  • 莫德納疫苗第一階段7月1日陸續配送地方
  • 防疫人道兩難民眾要機位 金門縣府卡關
  • 相關推薦

    全台疫情警報,昨天公布7例本土確診,其中6例為感染源不明,各縣市都實施緊急應變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14時親上火線,說明今日是否將疫情警戒升級到第三級的規劃。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疫情拉警報 20檔生技防疫股逆勢飆漲停 快新聞/盤中一...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不斷擴大!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公布案1217為基隆5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國史,自2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喘症狀,接著於4日至10日間前往同一家診所就醫5次,由醫院採檢通報後今確診。根據最新消息指出,案1217女兒及姐姐後來也相繼傳出發燒現象,目前已送往醫院進行採檢。今指揮...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市報導】因應疫情變化,市長林智堅昨(11)日下午召開緊急防疫會議,決議全面提高新竹市的防疫警戒標準,6月8日以前新竹市共餐食堂、各校戶外教學、畢業旅行暫緩辦理;重點觀光景點如新竹市立動物園人數將限制在1500人以內、十八尖山也將人流限制在3000人以內。轉運站、市區公車等將禁止...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持續爆發,昨(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7例本土確診案例,為防止疫情持續升溫,各縣市均針對疫情做相關的防疫措施,台北市今日宣布關於國中會考及校園防疫的相關措施。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變化,臺北考區國中教育會考公布防疫5大措施:1.採實名制,考場出入口實施分流報到並體溫量測及手部消毒。2.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