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推廣社區健康促進 越老越「腎」利 

推廣社區健康促進 越老越「腎」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少糖、少油、少鹽,保持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服藥以及沒有鮪魚肚的生活原則,腎臟病友還是可以贏得健康人生。」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與腎臟內科走入花蓮市主農社區,由腎臟內科徐儒將醫師分享「如何愛護腎臟」,積極推廣護腎好方法。「腎」利人生講座列車,未來將陸續前往花蓮市主和社區、新城鄉樹林腳社區以及秀林鄉佳民社區,讓每個社區、部落都不會有被遺忘的角落,讓每個長者都能享受樂齡生活。

嚴重問題才發警訊 自我觀察很重要

其實腎臟就像是人體任勞任怨的阿信,即使受傷也不喊疼,等到腎功能失去六成以上才會出現警訊,因此許多人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渾然不知。徐儒將醫師說,腎臟疾病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症狀,許多罹患腎臟病的病人通常是已出現臉腫、腳腫才就醫。因此他提醒民眾,出現「泡、水、高、貧、倦」等臨床症狀,分別是小便起泡泡、皮膚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等,若出現兩項以上症狀,就可能罹患腎臟病,應盡快到院檢查。

社區衛教常推廣 老人更有健康力

社區福氣站的常客陳永樹阿公,今年已經八十歲的他,經常到社區曬太陽、多走動,促進身體健康,每場健康講座更是不缺席,讓他對於健康觀念更是不亞於年輕人。而花蓮市主農里里長劉冠宏與主農里社區關懷據點執行長張景色特別感恩慈濟醫療團隊,尤其是社區健康中心的同仁,每個月都會安排各主題的健康講座,用專業來守護社區裡的長者,也讓社區長者越活越健康。

徐儒將醫師還提醒長者,除了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的原則,其中,飲食習慣要注意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少糖、少油、少鹽,保持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服藥以及沒有鮪魚肚的生活原則外,他建議,40歲至50歲民眾應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尿液檢查,五十歲以上、糖尿病、高血壓等高危險群,應每年接受一次尿液檢查,並嚴格控制血壓、血糖。

錯誤用藥習慣 腎臟病患倍增

「吃藥當吃補」是許多臺灣人都有的錯誤用藥觀念,加上高鹽、高油脂的飲食習慣都是洗腎人口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腎臟內科徐儒將醫師分享,許多臨床上常見的現象,像是有些民眾覺得自己腎臟功能不好,就想吃藥讓腎臟變好,甚至是吃來路不明的偏方與成藥,結果越吃越糟,到醫院洗腎的時候,往往都已經是第四期的重度慢性腎衰竭,甚至是第五期的末期腎臟病變。

徐儒將醫師表示,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像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與高血壓疾病,都跟慢性腎臟病有關。尤其是糖尿病友若血糖、血壓或膽固醇未控制好,加上又有抽菸行為者,有可能在罹病幾年後,就開始出現蛋白尿的現象,這就是腎病變的早期症狀,如果這些危險因子沒控制好,很快會進入大量尿蛋白期;接著,尿毒開始上升,最後將會面臨洗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5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07年10月1日起將作為橋接心臟移植之特材「長效型心室輔助系統」(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納入健保給付後,根據個案登錄系統並追蹤病患植入後之情況,證實該項特材在納入給付後,不論病人的存活狀況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都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台灣40歲以上男性,每2人就有1人有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ED),在全世界更有1億人口飽受ED困擾,然而,近年患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台灣男性醫學會常務理事蔡維恭醫師表示,在門診中甚至會出現25、26歲患者來求診,目前全球統計結果顯示,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多歲陳先生照鏡子時發現頸部有明顯腫塊,且近月來經常喉嚨痛,赴醫檢查發現扁桃腺潰瘍,安排切片後確診為HPV感染造成扁桃腺鱗狀上皮癌,經採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後順利痊癒,但陳先生詫異本身不抽菸、不喝酒、不吃檳榔,卻仍罹患口咽癌?染HPV病毒 也是口咽癌危險因子亞洲大學附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人冬天會透過進補、吃火鍋、薑母鴨等高熱量食物來「抗寒」,不過一些錯誤的飲食觀念不但會讓自身腰圍變得不受控制,還會讓健康亮起紅燈。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醫師以下就針對一般民眾常有的「冬季四大飲食迷思」來一一加以說明。天冷食慾增 過量易發胖許秉毅副院長表示,許多人認為冬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