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術 有助術後減痛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術 有助術後減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陳先生因右側肩膀韌帶沾黏疼痛,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因而接受肩關節鏡治療,為了減緩手術及術後疼痛,經由麻醉科醫師評估,採以神經阻斷術止痛;成大醫院麻醉部醫師鐘士傑指出,患者在麻醉前以超音波導引作上臂神經叢神經阻斷術,止痛效果長達10至12小時,有助患者度過術後最疼痛的時期。

肩關節手術 常使患者難忍疼痛

肩關節手術的疼痛指數僅次於生產疼痛,不僅傷口,術後骨頭關節的痠痛,更易使患者無法忍受,臨床上甚至有患者在恢復室中痛到打滾,需要大量嗎啡類藥物止痛;鐘士傑醫師表示,除了患者術後疼痛控制品質差,若大量使用止痛,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取代傳統神經阻斷術 減少併發症發生

神經阻斷術就是將局部麻醉劑等藥液,注射在神經纖維的周圍,有助阻斷近心性及遠心性刺激,減緩疼痛;鐘士傑醫師指出,近年來超音波導引配合特殊超音波顯影針頭,已漸漸取代傳統的神經阻斷術,不但可直接看到神經、血管等分布,僅需將少量麻醉藥注射在神經周圍,減少併發症發生外,也能有助達到止痛效果。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術 術後止痛新選擇

傳統神經阻斷術因看不見神經血管,相對風險性較高,使用藥量上也容易造成肝臟負擔,但若改以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術,能避免藥物打進血管,且縮短操作時間,減少患者疼痛和術後住院時間;鐘士傑醫師呼籲,神經阻斷術最常應用在上、下肢手術術後止痛以及胸腹部的傷口等,提供給患者新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5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媒體報導知名歌手詹雅雯確診巴金森氏症,新聞一出立刻引起民眾關心,一來不捨詹小姐受病痛折磨,二來震驚年紀輕輕怎麼會罹患這個疾病。巴金森氏症 10大症狀應警覺中山醫學大學神經內科陳安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腦部神經持續退化所造成的疾病,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脂肪肝是國人常見的肝臟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長期下來卻可能演變為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是不可忽視的肝臟殺手!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團隊發現一種操控細胞自噬(autophagy)的新機制,經動物實驗證明能抑制脂肪肝形成。研究成果已於本(110)年2月發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醫療資源的可親性及醫療水準雖名列國際前茅,但偏鄉的醫療資源依然不足,尤其遇到重大傷病患者時更加明顯。但在現實環境下,無法處處都有醫學中心,如何弭平偏鄉與都會市區的醫療照護水平,是跨單位需要認真思考的議題。應邀出席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強數位科技的應用要兼顧品質、隱私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91 歲的阿桃嬤一個月前在養護中心跌倒,家屬帶至外院診治,因擔心併發症選擇保守治療,一個半月後阿嬤因疼痛難耐無法入眠至醫院骨科求診,術後六天出院。 骨質疏鬆症很沉默 往往跌倒才會發現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骨科黃漢仁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病人的骨頭比一般人脆弱更容易骨折。由於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