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摔車「犁田」不想留疤! 人工皮、濕性敷料這樣用才對

▲民眾受傷時應由醫師評估傷口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敷料,才能讓傷口恢復得快又漂亮。(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雨摔車「犁田」是不少機車族的惡夢,愛美人士更擔心大面積傷口留疤痕。一名22歲女學生日前騎機車出門打工,就因為下雨視線差、路滑,慘摔受傷,返家後自行到藥局買雙氧水和優碘消毒傷口,塗抹藥膏,愛美又節儉的她雖自行貼人工皮包紮,卻足足用了一周才換藥,結果傷口潰瘍發爛,緊急就醫清創才恢復漂亮肌膚。

台灣民眾處理傷口,迷思不少。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文鍵表示,一有傷口時,老一輩民眾的傳統觀念往往是先以優碘或雙氧水清潔傷口,認為塗抹雙氧水產生的泡沫能有效殺菌,但此舉其實會破壞肉芽組織,降低皮膚再生能力,若再以四環黴素或紅黴素藥膏塗抹,恐又造成細菌的抗藥性,更加不利傷口癒合。

不僅如此,很多人擔心傷口留下疤痕,往往選擇貼人工皮加速傷口癒合,不過羅文鍵強調,人工皮僅適用於乾淨傷口,若身上有大型、深度或感染性傷口時,使用人工皮恐適得其反。

醫師門診也常見,因為人工皮要價昂貴,許多民眾竟為了省錢,自行延長換藥時間,反而讓傷口的後續治療更加麻煩。

羅文鍵說,其他錯誤的傷口照護觀念還包括使用傳統紗布當敷料,當傷口表面過度乾燥,會使表皮細胞難以生長,一旦傷口內部滲出體液,換藥時更容易讓傷口與紗布沾黏、拉扯,既疼痛又延遲傷口癒合,也更容易產生疤痕。

羅文鍵指出,目前主流照護傷口的方式,會先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再用濕性敷料保持傷口濕潤,除了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組織增生、預防浸潤外,更可節省時間與金錢。

羅文鍵提醒,過去使用乾式癒合,許多人無法自行判斷換藥時機,濕性敷料可以藉由觀察滲出液評估,當傷口滲出液超出敷料邊緣,就應撕除敷料,再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擦乾後貼上新的敷料。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時節進入春天,乍暖還寒,兒童抵抗力較差,一不小心就「跟流行」染上疾病,不但小孩難受大人也跟著辛苦。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兒童就醫用藥5招,幫助家長在孩子生病時,能夠正確照護,減少煩惱。第1招:18歲以下要看小兒科 由於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至18歲以上才會達穩定狀態,18 歲以下的疾病形態有...

閱讀詳情 »

你家長輩也會看電視時,聲音愈開愈大聲?跟人講話時,總習慣重複別人的話?小心這些都是聽力損失的症狀,若不積極改善,可能提高失智風險。國外研究甚至發現,聽損老年人失智風險高出正常者5倍,醫師提醒,為人子女應多關心老人家聽力問題。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劉殿楨說明,聽力損失是門診常見的症狀,各年齡層都...

閱讀詳情 »

剛出生的寶寶全身紅通通的,這樣是正常的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新生兒因為皮膚薄、血紅素濃度高、且代謝旺盛,所以皮膚看起來會有偏紅的狀況,一般來說,約數日至滿月時會逐漸消退,無須過度擔憂。  新生兒的皮膚為什麼會紅通通的呢?吳書毅醫師表示,新生兒膚色偏紅是正常的狀況,主要原因包括: 1. 新生兒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