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攝護腺癌放射治療怎麼做? 和信專業醫師解析

攝護腺癌放射治療怎麼做? 和信專業醫師解析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放射治療的原理

放射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也令許多人感到比較陌生,早期的攝護腺癌多以手術切除,然而若病人因年紀大或其它慢性疾病無法做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可以提供不亞於手術的效果,若腫瘤於局部的復發或是遠端擴散,無法以手術根治時,放射線治療也能達成局部的控制及緩和症狀。放射治療台語俗稱「電療」,但其實並不是用電流穿透,而是利用高能量的X光,或其它放射線來照射腫瘤,它的原理是利用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更敏感,容易被放射線殺死的特性來消滅癌細胞。攝護腺癌的放射治療可分為體外照射及內照射,今天要介紹的是體外照射的部份。體外照射是利用直線加速器產生X光來照射腫瘤,分數天的療程逐漸讓腫瘤累積劑量,現在的放射線治療都是用長度調控所謂IMRT的技術,將劑量集中在腫瘤上,不會傷害附近的正常器官。

療程安排

放射治療是在門診進行,不須要住院。開始要先做一次模擬定位,由醫師和物理師計算,擬定治療計劃後再進行。治療後每週一到週五固定時間,每天一次,每一次進行平躺十到十五分鐘接受照射。機器實際啟動的時間,只有一到五分鐘。次數約為10次到40次,共四到八週。醫師會依照病人的狀況調整計劃,和照射的次數。每次治療前30到60分鐘,須要先解便,然後大量喝水將膀胱漲大,直到放射結束後才能解尿。目的是固定膀胱和直腸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減少到放射線照到小腸引起復瀉。治療前都會以電腦斷層確認跟治療定位時與模擬定位時的位置完全吻合之後再開始治療,讓誤差減到最小。

副作用處理

體外照射的急性副作用,一般相當輕微,開始治療後2到3週,可能有疲倦,解尿時的灼熱感、頻尿、常常有便意但是解不多,或是復瀉的現象,少數的病人肛門口附近可能皮膚會有輕微紅腫,或者痣瘡出血。醫師會在每週門診時評估您的狀況,然後開立藥物來改善症狀,急性的副作用通常於療程結束後2到3週就會慢慢的復原。慢性副作用包括直腸發炎,血便,頻尿,尿道狹窄及性功能障礙,但是一般也相當不常見。只有低於百分之五到十的病人會出現。療程中的生活,基本上可以維持正常,若沒有復瀉可以適量增加飲水,以及攝取低渣的飲食。便後可以用攝氏38度的溫水坐浴,大約三到五分鐘來清潔皮膚及放鬆肌肉。若夜間頻尿,可以減少晚餐後的飲水量。避免久坐,硬椅或者騎腳踏車等可能對皮膚產生刺激壓迫的動作。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27
作 者:吳佳興醫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放射腫瘤科)

【延伸閱讀】

監測PSA指數,早期診斷攝護腺癌

新型抗荷爾蒙口服藥物 助攝護腺癌患者擺脫化療不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天氣逐漸轉涼變冷,農曆節氣的「冬至」也隨之到來,各大傳統市場、賣場超市,熱鬧準備應景湯圓供民眾選購。針對如何挑選安全無虞的產品,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在選擇喜愛的食品之前,要睜大雙眼看仔細,務必選擇原料來源清楚、製作流程透明的安全產品。留意食品衛生安全 保障自我消費權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冷颼颼,因應接下來的冷天氣,國民健康署發布公告提醒民眾,要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引發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此外聖誕節、跨年活動即將到來,目前也正值流感流行期,民眾在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閱讀詳情 »

糖尿病患一般都知道要少吃甜食,避免血糖飆升,既然如此,那麼多吃與甜味相反的「苦味」一定就比較好吧?於是網路上有「糖尿病患要多吃苦瓜、喝苦瓜汁降血糖」的說法,到底真相如何?此外,還有一說,山苦瓜比一般苦瓜更好。到底糖尿病友應該如何聰明吃蔬菜、吃苦瓜,才能有助穩定飯後血糖值,延緩併發症發生。來聽營養師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氣溫忽冷忽熱,加上幾次冷氣團來襲,流感疫情不停升溫,全台皆有流感重症或是死亡個案發生。據統計,今年高雄市流感併發重症個案累計有 142 例,佔全台一成比例。經衛生局調查,其中有近 7 成一年內未接種流感疫苗,因此提醒民眾針對流感疫情不可掉以輕心。洗手、口罩、勤消毒 切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