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放棄飲食自主權,就是罹癌的開始!

別等生病才看!

想過到底為什麼嗎?
醫學越發達,我們的身體卻越變越差?
其實遠離疾病的關鍵在於預防食害!

發現了嗎?餐廳、小吃,吃飯時間的美食選擇越來越多
但我們好像放棄飲食自主權,讓別人決定了我們該吃什麼。

其實每個人的體質、基因、精神層面、腸內菌叢、營養狀態、成長方式都不相同,
肉食主義和蔬食主義都不完全正確,其實根本沒有所謂「正確飲食法」
你的身體會告訴你,你需要什麼食物與哪種飲食方式,
順應自然定理,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
 
放棄飲食自主權,就是罹癌的開始!
 

驚人的食害真相 你知道嗎?

為何美國牛肉特別軟嫩
只要將含有蛋白質分解酵素的藥物撒在牛肉瘦肉上,肉質變得鮮嫩美味。
但蛋白質分解酵素的藥物不屬於食品添加物,通常不會清楚標示。
美國牛在宰殺前一百天或是在進入牧場前都會施打性荷爾蒙。絕大部份的市售肉品都有高濃度的性荷爾蒙,持續吃這些肉品,罹患癌症人數不斷增加。

牛乳的壞處多於好處
哈佛大學曾以七萬八千名的女性,進行一項為期12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喝越多牛乳的越容易骨折。牛乳製成過程添加的抗生素及過氧化脂質,都是有害身體健康。

反式脂肪是最危險的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以人工提煉過程使脂肪酸產生有害人體的化學變化,最具代表就是酥油及乳瑪琳(俗稱人造奶油),對人體健康毫無益處。

吃魚不再是有益健康的行為
現代人吃的魚大多是養殖魚,養殖魚場多半在充滿病菌且水質汙染嚴重的環境。更有業者,養殖魚類的汙染物質比天然魚類高出十倍。

基因改造食品的危險性
基因改造食品對生殖系統造成不良的影響,不孕症等問題逐年攀升。
 
放棄飲食自主權,就是罹癌的開始!
 

「不再需要醫生飲食法」的建議菜單

❖防禦輻射能的飲食
食鹽和鈉離子是活化人體造血細胞的物質,而砂糖則是破壞造血細胞的毒素。所以我們要用鹽沾糙米飯捏成飯糰,以及喝濃郁的味噌湯。千萬不可以吃砂糖,因為砂糖會破壞我們的血液!

►建議可吃:糙米蔬食、芝麻鹽、味噌湯(加入海帶芽及豆腐)、梅子昆布茶等食物。

❖穩定精神的飲食
當血糖值比平常低時,細胞(尤其是腦細胞)就會有營養不良的傾向,腦部就會立即出現功能障礙,甚至引發妄想及幻覺等問題。這種低血糖問題可透過飲食來加以改善。飲食攝取過多糖分的人,容易會有精神不穩定的問題。
 
►建議可吃:糙米大蒜炒飯、奶油大蒜炒牡蠣、蔬菜(特別是春季蔬菜)等食物

❖對抗癌症的飲食
全食物中的黃綠色蔬菜及豆類中,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許多末期癌症患者都是奉行蔬食主義,才讓病情有所轉變。
  
►建議可吃:青花菜、芹菜、鴻喜菇 紅蘿蔔、洋蔥、高麗菜、糙米紅豆飯

❖對抗過敏的飲食
許多過敏都是即時性反應,因此我們必須避免接觸會引發過敏的物質。除了農藥、食品添加物、荷爾蒙製劑與抗生素之外,若有重度過敏症狀的話,則要從純淨的食物開始選起。
  
►建議可吃:天然蒟蒻、蘆薈塊、醋醃芹菜與番茄等蔬菜、糙米咖哩飯
  
❖預防老化的飲食
糖與老化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因此我們必須盡量避免攝取直接糖。即使是間接糖,攝取過多也是個問題。一旦糖分攝取過多,體內就會在糖化後產生最終糖化蛋白,這可說是造成人體老化的重要物質。
  
►建議可吃:鮮拌秋葵、大蒜、生竹莢魚、沙丁魚、櫻花蝦、糙米咖哩飯、蘿蔔絲
 
 
別等生病才看!
這是一本教你遠離食安危機 非讀不可的救命健康書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雖然降級可能性很大,但不會稱「解封」,而是循序漸進滾動式檢討,地方政府可按照當地狀況,在核可範圍內調整管制強弱;另外,機場防疫遭民眾質疑,入境人流動線混亂,採檢隔間清消不及,副指揮官陳宗彥回應,詆毀機場人員努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就讀高中的鄭同學,平常熱愛游泳,每天都會下水練習,參加校隊的他,也是比賽的常勝軍。某天發現只要腰背挺直,下背出現有微微的疼痛,原先不以為意,想說休息幾天應該就會好,但反覆持續好一陣子,後來,甚至連輕輕地打個噴嚏,腰部也會有酸酸的感覺,最後嚴重到無法跟上校隊的訓練,趕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防疫期間也要注意保健!節令已經「入伏」,又到使用中醫傳統三伏貼的時候,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指出,三伏貼不僅可以緩解鼻過敏、哮喘等呼吸道症狀,對婦女經期不順、痛經,及虛寒型腹脹、腹瀉症狀也有緩解效果。疫情「微」解封,防疫也別忘記調節身體的免疫功能。 「三伏天」是自然界陽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嘉義報導】COVID-19疫情提升到三級警戒已經1個多月,陸續有出現焦慮與憂鬱的民眾到醫院求診。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建議民眾收斂心智、正向思考,藉由個人興趣、運動來紓解心中鬱悶。 民眾為了防疫都盡量待在家中不敢趴趴走,但悶得太久難免鬱悶,中醫部葉家舟主任表示,可藉由保持正常生活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