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生兒包莖別急著割!破除割包皮4大迷思,5種需要割的情況...

新生兒包莖別急著割!破除割包皮4大迷思,5種需要割的情況...

內容編輯/Vera Chen

男寶寶的包皮不是越早割越好,隨著孩子年紀增長,包莖情況會慢慢改善,太早割當心白挨一刀!不少媽咪都對割包皮有不少誤解,本文整理出四大常見迷思,一一破解。

 

3歲以下的兒童,包莖是正常現象

所謂「包莖」,是指包皮頂端較窄,使包皮無法輕易推開露出整個龜頭;嚴重時,開口只有針孔般大,尿尿時會像汽球一樣脹起來,讓包莖腫一包。一般新生兒均有程度不等的包莖,隨著年紀漸長、陰莖包皮發育,包莖情況會慢慢改善。所以對3歲以下的兒童,包莖是正常的現象;到6歲學齡時包莖發生率約10%;到青春期15歲時剩1%,若這個時期,陰莖勃起時龜頭未自然顯露出來,則需評估是否接受包皮環切手術。

新生兒包莖別急著割!破除割包皮4大迷思,5種需要割的情況...

 

5種需要割包皮的情況

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應該割包皮,單純由醫學的觀點而言,需要割包皮的理由有下列5種:

1. 成年包莖,陰莖在勃起時仍然無法顯露出龜頭。

2. 「嵌頓性包莖」是一種泌尿科的急診,是指將包皮往後退縮,偶爾因太緊,包皮恰如橡皮筋般地緊箍在龜頭後的龜頭溝,無法再被推回原處。

3. 因包皮過長,使得局部的衛生清潔變差的狀況。 

4. 因包皮過長,使得局部有反覆發生的感染,甚至引起包皮和龜頭之間沾黏。 

5. 包莖開口太小,造成尿流細小的狀況。

(推薦閱讀:小雞雞的憂愁!包皮過長易發炎,何時該割包皮?

 

包莖有哪些治療方法?

1. 包皮環切手術

俗稱的割包皮,作法有兩種:一是將包皮環套在過長包皮上,讓包皮自然壞死,而後自動脫落,實施對象以新生兒為主。二是局部麻醉後,開刀直接將多餘的包皮割除,一般小孩至成人皆適用。

 

2. 塗抹類固醇藥膏

將小孩的包莖處輕輕露出清潔之後,在包皮狹窄處或包皮龜頭沾黏處抹上類固醇藥膏,大約一週左右便有很好的效果,窄縮的包皮會漸漸放鬆、露出龜頭,這樣的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不良副作用。

 

 

割包皮的4大迷思

迷思1、包皮越早割掉越好

兒童包莖現象會隨著年齡慢慢改善,有些家長會在小孩出生後要求醫生協助割包皮,其實是不妥當的。尤其新生兒生殖器官很小,開刀時包皮長度不易拿捏,建議只有在包皮出現經常發炎,而在泡溫水和擦藥都不見效的情況下,才值得開這一刀。

新生兒包莖別急著割!破除割包皮4大迷思,5種需要割的情況...

 

迷思2、不割包皮,另一伴容易得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發生有許多相關的危險因子,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是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而割包皮並不能證實可減少子宮頸癌的發生。要預防子宮頸癌,最重要的是性伴侶要單一且單純,或者施打HPV疫苗,光割包皮是沒有用的。(延伸:子宮頸癌有何症狀?要打HPV疫苗嗎?女性請這樣保護自己

 

迷思3、割包皮可預防性病

小兒感染科黃瑽寧醫生曾表示,性病分很多種,割包皮保護的性病是梅毒和潰瘍型性病(如皰疹病毒),相反的卻比較容易有分泌型的性病(如淋病,披衣菌);因為後者比較多,所以最後是割包皮的男人比較容易中標。

 

迷思4、割包皮可以避免陰莖癌

陰莖癌發生的因素,包括抽菸、個人性行為、濾過性病毒感染等,與「有沒有割包皮」並無實質關係。

 

【延伸閱讀】

包皮過長一定要割包皮嗎?除了手術之外,原來還可以這樣做!

不要輕忽紅屁屁!尿布疹、念珠菌感染都是主因

 

【本文獲「MamiBuy媽咪拜」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shixugang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據了解,美國大約有超過千萬的人天天都在喝咖啡。世界上,一天有超過十億杯的咖啡被人喝掉。咖啡是僅次於茶葉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但喝咖啡的功效可能不只有提神醒腦而已...

閱讀詳情 »

俗諺說「一暝大一寸」,許多研究也發現,睡眠對於兒童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但是兒童到底睡多少時間才夠呢?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孩童的睡眠時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未滿1歲的嬰兒一天需要睡12至16小時,而國高中生則會銳減成8至10小時即可。然而,每個人的睡眠需求可能稍有不同,但若睡太多或睡太...

閱讀詳情 »

感冒鼻塞怎麼辦?有些人感冒鼻塞或過敏時,會選擇和口服藥相比效果更快速的鼻噴劑來舒緩症狀,但又有多少人用過「鼻噴劑」呢?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因此針對1,820位13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詢問:「請問您知道什麼是『鼻噴劑』嗎?」結果顯示「知道,且買過也用過」的...

閱讀詳情 »

如果可以的話,不想要有蛀牙⋯⋯特別是成為父母後,想照顧孩子的牙齒不讓他有蛀牙吧!大家平時,會預防蛀牙嗎?!每天都會刷牙,但卻沒有在預防蛀牙的家長讀者應該很多~所以這次想從今天就能開始實踐,為大家介紹不會有蛀牙的自我護理方法☆   首先要介紹蛀牙是⋯⋯?   蛀牙是被稱為&ldq...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