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生兒4大自費超音波篩檢,醫師告訴你各項檢查重點在哪裡!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暨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蘇一宇 

超音波檢查已經成為現代醫療的重要工具,其方便性、快速且非侵入性的特點,被廣泛運用在各種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新生兒檢查中,自費超音波篩檢可分為腦部、心臟、腹部及腎臟,以及髖關節等項目。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暨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蘇一宇提到,新生兒超音波篩檢依據檢查目的,適合做的時間點各有不同,同時也提醒,無症狀的健康足月新生兒進行這些檢查,是否能夠增加發現嚴重疾病的機會仍存疑,爸媽可依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超音波項目。常見的超音波項目說明如下:

新生兒4大自費超音波篩檢,醫師告訴你各項檢查重點在哪裡! 

腦部超音波

由於新生兒的囟門尚未關閉,透過超音波可以看清楚大部分的腦部組織,對於有神經學症狀、腦部缺氧、易發生腦室出血、白質軟化等併發症的早產兒,腦部超音波就是很重要的篩檢工具。

 

心臟超音波

先天性心臟病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異常疾病,有些疾病可能無法透過聽診或是觀察血氧濃度得知,心臟超音波可看清楚新生兒心臟構造,為診斷的最佳工具。但現今許多先進醫療國家有完善的產前超音波檢查、產後的身體理學檢查,以及危急型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檢等重重把關,在以上檢查皆正常的新生兒,爸媽可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要加做。

 

腹部及腎臟超音波

此項超音波檢查可以幫助診斷出像是膽道閉鎖、幽門狹窄、水腎與多囊腎等新生兒疾病,且會在寶寶空腹時進行。蘇一宇醫師提到,許多在檢查中發現的異常,如輕微水腎等,無須進行任何醫療處置,多數寶寶會在後續追蹤中自行緩解,爸媽無須過於擔心。

 新生兒4大自費超音波篩檢,醫師告訴你各項檢查重點在哪裡!

髖關節超音波

蘇一宇醫師提到,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常見的新生兒疾病,若未早期治療,將影響未來行走及下肢發展,除了靠臨床症狀及身體理學檢查,進行髖關節超音波可針對疑似個案,發揮確診及追蹤治療的效果。提醒爸媽日常生活需正確使用包巾及在新生兒健檢門診時,由醫師確實進行理學檢查。至於是否要在無症狀的足月新生兒進行髖關節超音波檢查,可再與醫師討論。

新生兒4大自費超音波篩檢,醫師告訴你各項檢查重點在哪裡! 

不同的超音波檢查會由不同專科醫師進行嗎?

針對以上不同部位的超音波檢查,蘇一宇醫師表示,其實大多兒科醫師皆能進行這些檢查,在大型的醫療院所,則會分工由不同次專科醫師進行,像是腦部超音波由兒童神經科、新生兒科醫師進行;心臟超音波由兒童心臟科醫師;腹部及腎臟超音波由兒童腸胃科、兒童腎臟科醫師等;髖關節超音波則是常由兒科醫師及復健科醫師執行。

 

新生兒4大自費超音波篩檢,醫師告訴你各項檢查重點在哪裡!  

 

※原文刊載於2020年10月號《媽媽寶寶》40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17396

 

※延伸閱讀

血型不對鬧烏龍,潔哥夫妻A型血,女兒卻O型?不同血型有不同教養重點,你覺得準嗎?

新生兒篩檢擴增21項.爸媽因這理由拒檢?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染C型肝炎,不積極治療,苦的不只是「肝」!衛福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今(23)日提醒,根據最新大型研究以及國人癌症登記報告發現,C肝患者不但罹患惡性淋巴瘤風險高於常人2倍,更會增加多種癌症的死亡風險,包括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甲...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署今(23)日證實已完成健保漲價的各項試算方案,民眾可能得一口氣面對「健保四漲」,包括健保保費、補充保費費率以及藥品、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通通要漲。不過,最早拋出健保調漲議題的衛福部長陳時中下午公開面對媒體時,態度則明顯保留,僅強...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繼針對泰國、越南、澳洲、紐西蘭等國鬆綁後,日本第二波鬆綁外籍商務人士入境名單,把包括台灣、中國、韓國等12國與地區列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表示,我們當然很高興,其他國家對台灣防疫有信心,但提及日本近來疫情...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到了非調不可的地步了嗎?因應財務吃緊,健保署今(23)日證實已經初步完成「漲價」的各項試算方案,預計有4大塊要動,包括綁在一起的健保保費及補充保費費率,另外,藥品部分負擔也將調漲,檢驗檢查亦將開始收取部分負擔。按照預估,保費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