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 急性心肌梗塞血液檢驗 1小時定生死

新! 急性心肌梗塞血液檢驗 1小時定生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天氣越來越冷,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與日俱增,但是,許多民眾不知道何謂心肌梗塞,往往未能在第一時間發現、進行搶救,而錯失良機。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包括胸口悶痛,可能延伸到左手臂、下巴、背後和肚子等部位痠痛,有人會誤以為只是牙痛或肚子痛而輕忽症狀,若有悶痛加上冒冷汗,甚至會喘,就很可能是心肌梗塞,必須儘快就醫。
亞東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蔡光超表示,心臟由三條冠狀動脈供應心臟所需的血液,帶給心臟氧氣與養份,但就好比水管會積汙垢,經年累月下來,水管就會堵塞,動脈硬化就是指血管堵塞,如果血管100%堵塞將導致心臟細胞缺氧及養分而死亡,就是所謂的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檢查的第一步是心電圖,但心電圖反應較慢,有部份患者的心電圖並無明顯變化,若檢查結果是「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就必須進一步做心肌旋轉蛋白T的抽血檢驗。蔡光超解說,心肌旋轉蛋白T是一種在心臟病發作時釋放至血流中的心肌蛋白質,利用高敏感度血液檢驗測量患者體內的心肌旋轉蛋白T濃度,可協助醫師在明顯急性心肌梗塞症狀發作前,提早偵測出心臟病發作。
過去心肌蛋白數值要升高很多,才能測出異狀,蔡光超強調「Time is muscle! 搶救時間就是搶救心肌細胞!」搶救時間花得越少,救回來的心臟就越多,恢復的心臟功能越完整,併發症越少。他指出,醫學進步與檢驗技術進步有很大關係,及早檢測、及早治療,對臨床患者深具價值。新一代的「高敏感心肌旋轉蛋白T檢驗」,1小時即可得知檢測數據,模糊地帶少、準確度提高,能夠提早搶到先機、盡速安排後續治療。
曾有一名45歲男性,因胸痛至亞東醫院掛急診,雖自覺高,但心電圖檢查並無特殊變化,進一步抽血檢驗也都還沒有數值顯示異狀,依照經驗需觀察3~4個小時後再次檢測,蔡光超表示,為了避免發生憾事,選擇1小時後再測一次,雖心電圖依舊沒變化,但高敏感心肌旋轉蛋白T檢驗數值增加非常明顯,協助確診為心肌梗塞,立刻處理進行心導管手術,及時挽救性命。
歐洲心臟醫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於2015年8月已認可最新的1小時高敏感度心肌旋轉蛋白T檢驗方法,並將之納入新版的急性冠狀動脈症狀治療指引中。以急性心肌梗塞來說,透過高敏感心肌旋轉蛋白T檢驗,可以明顯加速診斷流程,提高結果準確度,能將醫療資源做最合理的配置,提升台灣急診醫療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在標靶藥物出現前,癌症治療多以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為主,殺死癌細胞同時也會影響正常細胞,進而造成相關副作用。而後標靶藥物問世,協助改善此困境,也拉開了名為「癌症治療新世代」的序幕。但你知道嗎?其實遠在80年前,1940年代即有標靶藥物實際應用的例子,也就是治療甲狀腺癌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新增1例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11時32分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尚未取號),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任機場停車場清潔人員,近期無出入境紀錄,已接種2劑AZ疫苗,屬突破性感染。 個案於今(2022)年1月2日出現發燒、畏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25例境外移入同時,也宣布新增2例境外改本土之個案。近期防疫旅館群聚感染,不論是否為「疑似」,都令住客擔心防疫旅館的環境衛生。 防疫旅館群聚案件 出現台灣首2例Omicron本土病例 北市於12月28日至12月30日發生防疫旅館染疫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全球疫情因為「Omicron」而更顯嚴峻,歐美各國因聖誕節與跨年的活動,以及戴口罩的人少,使得確診數飆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雖Omicron較難以造成重症或死亡,然因傳播速度快,如出現大規模感染,會重創醫療量能,強調打疫苗、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不可偏廢。 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