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粥好,還是飯好?這可能是個世紀問題。

 

喝粥養胃,吃飯傷胃?

 

喝粥容易餓,吃飯才能飽?

 

喝粥容易高血糖?

 

丁當扶了扶眼鏡,怎麼吃的問題,還是請營養科的蔣放老師來定個論吧。

 

 

 

 

 

答案要分不同情況來說。

 

 

●   ●   ●

 

早餐吃粥比較好

 

因為吃粥可以補充水分。

 

清代才(吃)子(貨)袁枚曾經這樣描述 :

 

見水而不見米,非粥也;見米而不見水,亦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米飯的米水比(重量比),是 1 比 1.2~1.5,而粥就是真的「水貨」了,可以多達 1 比 8~10。即使是雜糧粥,一般也有 1 比 6~8。

 

所以,粥的含水量通常在 80% 以上,喝一小碗粥等於補了 200 毫升水。

 

早上起床後排尿、排便以及夜裡呼氣、皮膚蒸發等,估計丟失了 500 毫升水。

 

所以,大家習慣早餐喝牛奶、喝豆漿、喝粥、吃湯麵等有湯湯水水的,這都是身體的本能需要。

 

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不是說,粥比飯要容易升高血糖嗎?

 

粥比飯煮得更徹底,澱粉都從米粒中溶出來了,容易升高血糖,所以一般不建議糖尿病人吃粥。

 

但是!

 

喝一碗粥(粥的稠稀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關鍵注意下用米的量),實際也只有半碗飯的量,並不會讓血糖飆升太高。而且,粥不等於白米粥嘛。

 

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適合吃雜糧粥;一般健康人,也推薦吃雜糧粥來預防三高。

 

吃雜糧粥的貼心提示:

 

  • 粥必須有一半以上的雜豆(紅小豆、綠豆、芸豆、豌豆等),如果再加燕麥,口感更好,更有利於控制血糖。

  • 喝雜糧粥也要注意適量。

 

 

●   ●   ●

 

中餐吃飯更合適

 

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前面說到的,1 碗米飯的量,相當於 2 碗粥。

 

中餐是一天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餐,一般建議要品種多樣,葷素搭配,講究幾菜一湯。

 

可惜啊,我們的胃容量是限的,如果只喝一小碗粥,只能得到可憐的一點點熱量和營養,如果多喝幾碗又未必裝得下。

 

既要保證能量,又要吃到多種食物,中午就建議選擇吃飯。

 

不是說,喝粥才養胃嗎?為什麼不頓頓喝粥?

 

其實不是的。胃不是靠某種食物養出來的,關鍵是要規律,要適合自己。

 

只有某些有胃腸疾病或消化能力很差的病人,特殊時期需要吃粥這類不太費力的流食。對於其它人來說,粥或飯,沒有誰更「養胃」之說。

 

 

●   ●   ●

 

晚餐粥飯皆可,不忘薯類

 

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頓頓都吃上白飯,是生活剛剛富裕時人們的夢想,到如今已成為一種習慣。不過呢,為了追求更好的國民健康,中國營養學會推薦:

 

每人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 250~400 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 50~150 克,薯類 50~100 克。

 

也就是說主食要多考慮全穀物、雜豆類、薯類,豐富品種,增加營養。如果雜糧粥、雜糧飯吃不太習慣,可以將紅薯、土豆、芋頭加進去一起煮粥,或者入菜代替半碗米飯。

 

不是說,多喝粥能減肥嗎?晚餐可以只喝粥嗎?

 

粥含水多體積大,暫時性的飽腹感比米飯要強,能讓食慾極好的胖友感覺到「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100 克生大米含有 330 千卡左右的能量,加水可以煮出近 300 克米飯。粥加水更多,乾貨更少,因此熱量更低。

 

100 克米飯約含有 116 千卡的熱量,100 克粥僅為 46 千卡。

 

如果把白米飯換成飽感更強的雜糧豆粥,不感覺飢餓、不減少營養,又減少了主食中的能量,有益於減肥。

 

但是!

 

某些 1 碗粥就解決一頓晚餐的小年輕們,我要說,你太沒有責任感了:營養那麼重要,就像是造房子的原料,偷工減料那是豆腐渣工程。

 

無論吃粥、還是吃飯,都應該搭配足夠的蔬菜和適量的魚/蝦/肉/豆製品(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這樣才能保證營養,多樣、適量、平衡,才能吃出健康。健康,是你的責任!

 

 

本文已獲 丁香醫生 授權 微信號:DingXiangYiSheng
原文標題: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以下圖片來源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年齡有所提高,一般90多歲也算很長壽的。根據中國老年學學會提供的信息,來自新疆的阿麗米罕·色依提出生於1886年6月25日(光緒12年),已經130歲了!是中國第一壽星!         ...

閱讀詳情 »

  老中醫總結的養生三字經,超實用!閑下來的時候念一念~收獲多多!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1吃洋蔥,腦路通 2吃大蒜,降血脂 3蘑菇餐,防血栓,睿德至善大豆肽蛋白片,疏通血管,淨化血液。 4吃鮮姜,血脂康 5木耳菜,降脂快 6菊花茶,降血壓 7吃辣椒,消脂肪 8烏龍茶,減肥佳 9身...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下同 紫蘇是餐桌上的奇特美味,也是流傳千年的名藥。 小小的紫色葉片蘊含著神奇的功效。 全紫蘇即紫蘇葉、紫蘇梗、紫蘇子三味中藥, 因它們均來源於唇形科植物紫蘇且在臨床上經常一起使用, 故有時將其簡稱為「全紫蘇」。 紫蘇葉 中醫認為,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功。 紫...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大S徐熙媛如願以償,給夫家添了一個兒子。 可是過程卻像走了一遭鬼門關,歷盡艱辛不堪回首。 5月14日,原本預產期在月底的S,突發身體不適,被送往醫院。 事實上,S自懷孕以來便與女兒一起留在台灣,深居簡出,在4月的時候,肚子就已經大到寸步難行,帶女兒汪希玥到海邊玩沙這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