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粥好,還是飯好?這可能是個世紀問題。

 

喝粥養胃,吃飯傷胃?

 

喝粥容易餓,吃飯才能飽?

 

喝粥容易高血糖?

 

丁當扶了扶眼鏡,怎麼吃的問題,還是請營養科的蔣放老師來定個論吧。

 

 

 

 

 

答案要分不同情況來說。

 

 

●   ●   ●

 

早餐吃粥比較好

 

因為吃粥可以補充水分。

 

清代才(吃)子(貨)袁枚曾經這樣描述 :

 

見水而不見米,非粥也;見米而不見水,亦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米飯的米水比(重量比),是 1 比 1.2~1.5,而粥就是真的「水貨」了,可以多達 1 比 8~10。即使是雜糧粥,一般也有 1 比 6~8。

 

所以,粥的含水量通常在 80% 以上,喝一小碗粥等於補了 200 毫升水。

 

早上起床後排尿、排便以及夜裡呼氣、皮膚蒸發等,估計丟失了 500 毫升水。

 

所以,大家習慣早餐喝牛奶、喝豆漿、喝粥、吃湯麵等有湯湯水水的,這都是身體的本能需要。

 

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不是說,粥比飯要容易升高血糖嗎?

 

粥比飯煮得更徹底,澱粉都從米粒中溶出來了,容易升高血糖,所以一般不建議糖尿病人吃粥。

 

但是!

 

喝一碗粥(粥的稠稀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關鍵注意下用米的量),實際也只有半碗飯的量,並不會讓血糖飆升太高。而且,粥不等於白米粥嘛。

 

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適合吃雜糧粥;一般健康人,也推薦吃雜糧粥來預防三高。

 

吃雜糧粥的貼心提示:

 

  • 粥必須有一半以上的雜豆(紅小豆、綠豆、芸豆、豌豆等),如果再加燕麥,口感更好,更有利於控制血糖。

  • 喝雜糧粥也要注意適量。

 

 

●   ●   ●

 

中餐吃飯更合適

 

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前面說到的,1 碗米飯的量,相當於 2 碗粥。

 

中餐是一天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餐,一般建議要品種多樣,葷素搭配,講究幾菜一湯。

 

可惜啊,我們的胃容量是限的,如果只喝一小碗粥,只能得到可憐的一點點熱量和營養,如果多喝幾碗又未必裝得下。

 

既要保證能量,又要吃到多種食物,中午就建議選擇吃飯。

 

不是說,喝粥才養胃嗎?為什麼不頓頓喝粥?

 

其實不是的。胃不是靠某種食物養出來的,關鍵是要規律,要適合自己。

 

只有某些有胃腸疾病或消化能力很差的病人,特殊時期需要吃粥這類不太費力的流食。對於其它人來說,粥或飯,沒有誰更「養胃」之說。

 

 

●   ●   ●

 

晚餐粥飯皆可,不忘薯類

 

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頓頓都吃上白飯,是生活剛剛富裕時人們的夢想,到如今已成為一種習慣。不過呢,為了追求更好的國民健康,中國營養學會推薦:

 

每人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 250~400 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 50~150 克,薯類 50~100 克。

 

也就是說主食要多考慮全穀物、雜豆類、薯類,豐富品種,增加營養。如果雜糧粥、雜糧飯吃不太習慣,可以將紅薯、土豆、芋頭加進去一起煮粥,或者入菜代替半碗米飯。

 

不是說,多喝粥能減肥嗎?晚餐可以只喝粥嗎?

 

粥含水多體積大,暫時性的飽腹感比米飯要強,能讓食慾極好的胖友感覺到「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100 克生大米含有 330 千卡左右的能量,加水可以煮出近 300 克米飯。粥加水更多,乾貨更少,因此熱量更低。

 

100 克米飯約含有 116 千卡的熱量,100 克粥僅為 46 千卡。

 

如果把白米飯換成飽感更強的雜糧豆粥,不感覺飢餓、不減少營養,又減少了主食中的能量,有益於減肥。

 

但是!

 

某些 1 碗粥就解決一頓晚餐的小年輕們,我要說,你太沒有責任感了:營養那麼重要,就像是造房子的原料,偷工減料那是豆腐渣工程。

 

無論吃粥、還是吃飯,都應該搭配足夠的蔬菜和適量的魚/蝦/肉/豆製品(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這樣才能保證營養,多樣、適量、平衡,才能吃出健康。健康,是你的責任!

 

 

本文已獲 丁香醫生 授權 微信號:DingXiangYiSheng
原文標題: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高跟鞋對女性來說,就像美麗與自信的象徵,不少女性會一整天都穿著15公分高的高跟鞋征戰職場,幾年下來,常出現腰痠背痛、拉傷或扭傷足踝部韌帶,甚至腳踝的角度會造成小腿肚的肌肉長期呈現過度縮短狀態,影響整體肌肉骨骼不平衡與身體的姿勢不協調;長期如此,恐怕要撐著腰、拄著枴杖,就像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各大醫院為能增加人文氣息,往往會有畫展和音樂會;童綜合醫院每週一則是有位被稱之為「俠女」的老師,會來彈奏流行通俗的組曲,讓大家能沉浸在熟悉的音樂中,撫慰病患與家屬的心靈!這位被稱為現代版「神雕俠女」的陳秀碧老師因緣際會擔任童醫院志工已經三年多,每週從南投到梧棲彈奏鋼琴;除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知道你的BMI值是多少嗎?會不會計算?根據國健局調查,竟然不到二成民眾會算BMI;由於有研究顯示,BMI數值過高的人,罹患疾病的風險與死亡率,要比BMI正常的人要高,值得大家注意!身體質量指數(BodyMassIndex)簡稱BMI,BMI是以身高與體重計算出來,且為簡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夏季天氣炎熱,很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為確保雞蛋的衛生,北市衛生局上個月特別到超市、便利商店和雜貨店等賣場進行雞蛋抽驗,結果在所抽驗的三十件雞蛋中,檢出八件有動物用藥殘留不符規定,不合格率近二成七。北市衛生局針對雞蛋產品檢驗沙門氏桿菌、多重動物用藥及氯黴素類;結果顯示,沙門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