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急性牙痛大爆發?年假前勿忘檢查牙齒 年節將近,買辦年貨與年菜的同時,別忘了提前檢查牙齒,維持牙齒健康。「國人牙齒概況與衛教認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五成民眾不知道牙齒保健與失智症、吸入性肺炎之間的關聯性。滿意自己牙齒外觀的比例更不到10%。 調查結果發現,牙齒泛黃、蛀牙與牙齒不整齊,是最多人困擾的牙齒狀況前三名。另外,也有超過4成民眾表達有2次診療或感受不佳的看牙經驗,以治療成效不彰及醫師專業度不足最常見。 陳福樂醫師表示,「牙齒痠、牙齒斷裂、牙齦腫痛」是過往年假後患者最常求診的三大問題,尤其今年年假長達9天,容易因為熬夜、大吃大喝引發急性牙痛,建議提前至診所進行口腔健檢,預先將牙齒問題處理好,才能安心過好年。 缺牙不處理恐影響咀嚼 失智症風險高出三倍? 陳福樂醫師表示,春節期間許多人會與親友團聚大啖美食,如果長期有缺牙問題不處理,除了影響咀嚼進食,無法享受美食之外,更要注意可能增加失智症、吸入性肺炎等疾病風險。 根據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研究所上田實教授研究,咀嚼固態食物可刺激大腦,有助於預防失智,放任缺牙不處理時,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高出統計值三倍。同時,咀嚼不佳而無法將食物磨碎、難以吞嚥,食物容易掉入氣管,導致嗆傷或引發吸入性肺炎。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五成民眾不知道牙齒與失智症及吸入性肺炎之間的關聯性,值得國人大眾注意。 缺牙不補恐變口腔隱憂 是否植牙先確認三狀況 「缺牙不補」也是國人常見的牙齒狀況,調查顯示有四分之一民眾面臨缺牙,主因為「蛀牙」及「牙周病」,各佔54%及27%,突顯缺牙為目前國人最大的牙齒問題之一。陳福樂醫師指出,各項口腔問題與疾病風險,都與是否擁有健康牙齒相關,呼籲國人不可忽略「缺牙」帶來健康隱憂。 「有缺牙問題就要與醫生討論並解決,不能想著靠其他牙齒就好,因為這樣可能影響其他牙齒,對咀嚼能力帶來更大影響!植牙相對來說是較一勞永逸的選擇,但絕對不要求快貪便宜,應先針對牙齒進行全面性評估,確認骨骼、牙床狀況及是否有牙周病狀況後,再決定是否進行植牙!」陳醫師補充說明。 滿意牙齒美觀不到8% 年假前牙齒美白人數大增 調查顯示,只有8%民眾滿意或非常滿意自己的牙齒外觀,近6成民眾認為「牙齒泛黃」是自己牙齒目前最大問題,近5成民眾會想進行牙齒美白服務,另有超過3成民眾認為自己牙齒不整齊,說明了民眾普遍不滿意自己牙齒美觀。陳醫師表示,這也是年前牙齒美白及矯正服務需求大增的原因。 醫師提醒,考慮美白療程時,不是「快」跟「白」就好,透光度、反光度、協調性與自然感都是考量因素,牙齒上緣是否呈現自然凹凸、牙齒透光度是否均勻、左右兩側牙齒的反光度是否一致,與整體臉型、五官的協調性,都是擁有自然、美麗與適合的牙齒之關鍵。想要在春節期間用一口白牙向親友拜年,一定要提前與醫師諮詢討論。 年紀大不能矯正牙齒?醫:須以牙齒狀況作為判斷標準 調查結果中,有超過3成民眾認為牙齒矯正最適合的年齡是在12-19歲,陳醫師表示,許多民眾認為認為年紀較大者就不適合矯正,其實,能否矯正應以整體牙齒狀況來做為判斷標準,而非以年齡考量。 許多人因咬合不正而導致咀嚼不佳或牙齦萎縮,只要矯正都能獲得改善,現在更有可自由拆卸的隱形牙套,讓有需求的人能在較短且不影響日常生活下接受矯正,過年期間也能安心和親友享用美食。 逾4成有二次看診負面經驗 應與醫師充份討論治療計畫 牙痛要人命,卻有許多民眾看了牙卻沒解決問題!根據調查,有超過4成的民眾有過二次診療或感受不佳的看診經驗,與「牙齒問題未完全解決」原因最相關。陳醫師表示,春節前進行牙齒健檢時,患者務必要清楚表達牙齒狀況及期望解決的主要問題,醫生在傾聽患者主訴、告知患者造成主訴的可能原因後,提供患者醫療建議,避免連假期間牙齒出問題而求助無門。 此外,很多牙齒問題不是一次性能完全解決,雙方需再透過充份的討論與評估,患者確認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治療計劃及目標,雙方有了治療共識後,再開始進行療程,醫師也應告知患者治療可能發生的風險。 牙齦腫流血怕痛不敢刷牙?醫:更該要把牙齒清潔乾淨 陳醫師也提醒,若年節期間發現牙齦腫痛、出血,很可能是牙縫中有食物沒清乾淨,許多人因怕流血或怕痛不敢刷牙清潔,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把牙齒清潔乾淨。 醫師表示,刷牙時需注意刷毛與牙面成45°~60°,牙縫部位也應該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才能徹底清潔乾淨,清潔牙齒、牙縫後,也可達到舒緩牙齦腫痛。另外,牙齦發炎初期,每天可使用漱口水清潔兩次,改善口腔環境衛生,杜絕細菌感染發生。 春節期間牙齒保健更重要 避免急性牙周炎發作 陳福樂醫師提醒,春節期間大啖美食,更應注意牙齒保健,避免吃太硬、太黏牙的食物,以防牙齒斷裂;也不要過度熬夜,以防免疫力降低,造成急性牙周炎發作。年假期間仍應維持牙齒清潔,儘量減少甜食攝取,睡前一定要刷牙,以維護牙齒口腔健康。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泌尿道感染的症狀
夏天是泌尿道感染的好發季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提醒,天氣熱更要多補充水分、多排尿,並注意個人衛生,才能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可能;若出現頻尿、解尿灼熱、排尿困難等狀況時,就要懷疑可能是感染所致,建議及早就診接受治療為佳。 夏季天氣潮濕悶熱,女性更要慎防泌尿道感染的可能!黃建榮醫師...
閱讀詳情 »二手菸退散!北市15家超商 咖啡店劃「禁菸騎樓」 最高罰萬元
▲台北市與15家連鎖便利商店、咖啡店合作,公告店前禁菸騎樓,9月1日起實施禁菸措施。(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癮君子注意,台北市這些騎樓未來也不准吞雲吐霧了!台北市衛生局今(19)日指出,台北市有15家連鎖便利商店、咖啡店前公告的騎樓,自今年9月1日起為全面禁止吸菸場...
閱讀詳情 »哺乳媽可以使用痠痛貼布嗎?
新手媽媽總免不了要抱小孩、餵奶等,長時間固定姿勢的結果,痠痛也跟著報到;然而,哺乳期間若使用痠痛貼布,藥效會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呢?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痠痛貼布的藥效經皮膚吸收是不至於影響寶寶健康,但仍建議若有痠痛問題時,最好先諮詢醫師診斷,先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更能改善不適症狀喔。 哺...
閱讀詳情 »年逾60歲預防「肌少症」 阻力訓練與營養攝取得一起來
▲阻力訓練與營養攝取,有助預防「肌少症」上門。(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肌少症常是老化失能的兇手!尤其,肌肉流失和骨質疏鬆有如難兄難弟往往一起出現,好發生於老年人。專家就提醒,60歲以上每人每公斤所需使用蛋白質來合成肌肉的比例甚至會比年輕人還多,當蛋白質攝取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