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春節壓力症候群 30歲熟男熟女為最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2/06
年節團聚對一般人來說是個歡樂時光,但對某些已習慣一個人,或是生活、婚姻上出狀況的人,過年返鄉反而成了他們的夢魘!農曆年前一個月因「春節壓力症候群」而就診的病患增加1-2成,其中以婆媳問題、單身未婚及生活婚姻出狀況的30多歲男女為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王仁邦表示,過年前的精神科門診中,個案通常因為「預期」在春節期間所遇到的人際關係壓力或失落感,而造成春節壓力症候群症狀。

壓力症候群患者以30多歲男女為最多,其中一類原本就有精神疾病者,因年前更加惡化,並每逢過年就可能病情復發;另一類則是從未看過精神科,因壓力造成生理症狀前來求診的病患。

個案困擾主要包括婆媳問題、單身未婚、工作不定或婚姻出狀況。婆媳問題個案包括媳婦、公婆與夾在其間的丈夫兼兒子;其他則包括常被家族親戚以工作、婚姻拿來品頭論足的晚輩,以及剛離婚的單身貴族,這些調適不良的病患,輕者出現焦慮、失眠症狀,重者則有憂鬱情緒、心悸、胸悶、手抖、手麻等身體與憂鬱症狀。

王仁邦醫師舉例,一名從年輕開始就有社交畏懼症的30多歲男性,近兩年持續失業狀態,在年前1個月見到父母安排返鄉旅程,就開始產生預期性的焦慮症狀,包括胸悶、心悸與失眠,後前往醫院接受認知行為治療輔以抗焦慮藥物,2個多星期後得到改善。

王仁邦醫師說,春節壓力症候群個案在年假後1-2週多會痊癒,若原本就有焦慮或憂鬱疾病的患者,建議要持續治療並注意自己的病情變化;若是年前短暫焦慮或失眠的民眾,可在醫師評估下進行心理諮商,或短暫服用一些抗焦慮藥物,也建議找親朋好友談天、紓解壓力,降低春節期間因情緒產生的生理症狀。

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036

春節壓力症候群 30歲熟男熟女為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指出,109年10大癌症死亡率排名中,女性的乳癌和卵巢癌雙雙上榜,這些癌症患者經過相關治療後,可能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卵巢功能損傷,甚至影響到生育能力,其中不乏30歲左右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而有越來越多癌友透過「凍卵」來確保日後生育力。 罹癌後不斷失去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85歲林婆婆被膝蓋疼痛困擾多年,起身、蹲下都困難,站著刷牙膝蓋甚至會咯咯作響,經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後期合併股骨髕骨外翻,醫師建議手術治療,家屬擔心置換人工關節風險高,希望能以最低風險的方式緩解症狀,經過討論後選擇膝關節鏡微創手術,清除關節內骨刺、發炎絨毛及外側支持帶放鬆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我國楊勇緯,贏得勝利,而他雙耳嚴重變形,外型有如厚皮餃子,引起討論,台灣物理治療協會理事林佩欣表示,這應是長期練習柔道,耳朵緊靠地墊或對手肩膀,相互擠壓撞擊所致,一般來說,對聽力影響不大。 「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25日臉書貼文,解釋這是因為殘酷地反覆練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本週因應疫情變化,公布許多新防疫政策,不僅疫情警戒降二級,也開放38歲以上民眾施打新冠疫苗。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彭邦中醫師說,為了在關鍵時刻增肌增免疫與確保注射疫苗後免疫力的飲食關鍵,就是「好吸收蛋白質」及「提升保護力營養素」。員榮醫院醫療體系家庭醫學科黎雨青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