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齒矯正漫漫長路 每日維持器清潔別馬虎

牙齒矯正漫漫長路 每日維持器清潔別馬虎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牙齒矯正的過程漫長,不僅吃東西不方便,吃完後也容易卡滿菜渣,必須立即清潔,而矯正結束後,又必須換戴維持器至少2、3年,但許多人卻忽略清潔保養的重要,以致發生蛀牙,或是發炎腫脹,增加感染風險。

 

陽明大學牙醫系副教授林元敏指出,維持器可分為活動式維持器、透明維持器2種,雖然表面看似光滑,但長期使用後不免有耗損和藏汙納垢,必須經常清潔。

 

活動式維持器材質含有金屬跟樹脂,若是長期使用又疏於清潔,細菌便容易滲透進入交界處,加上樹脂材質本身就會因為自然老化而變黃、龜裂,而形成讓口腔不適的尖銳處,除了維持清潔外,每半年洗牙時,應請牙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更換或修補。

 

至於透明維持器,除了吃東西、刷牙之外,需全天候和牙齒緊密接觸,容易滋生細菌,如果忽略清潔,與活動式維持器一樣可能引發異味或是導致蛀牙,嚴重則可能增生白色念珠菌,引起義齒性口炎或口腔黏膜紅腫等不良反應。對此,林元敏提出維持器清潔3步驟,分述如下:

 

步驟1/溫水輕輕刷:建議以溫水先將口水與食物殘渣沖掉。視情況搭配軟毛牙刷輕輕刷洗,無需特地搭配牙膏。大部分牙膏為了物理性清潔牙齒,會添加入肉眼無法辨別出的細微顆粒,可能造成維持器表面產生細微刮痕。

 

步驟2/泡入清潔錠:輕刷維持器後,搭配清潔錠放入盛有溫水的容器中浸泡。因維持器表面可能有許多看不見的小孔,泡水後能讓清潔錠深入清潔,利用次氯酸鈉及過硼酸鈉等氧化劑成分去除色素並殺菌,再利用碳酸氫鈉、檸檬酸及界面活性劑成分幫助表面汙漬碎片去除。通常1天使用1次,浸泡時間則依循產品包裝指示操作,泡完後可再用軟毛牙刷沾點少許的清潔溶液稍做刷洗。

 

步驟3/以清水沖洗:以清水徹底沖洗清潔、帶走殘留的化學藥劑。將維持器放進收納盒,平常也需定期清洗收納盒,以免藏汙納垢滋生細菌。

 

林元敏提醒,如果發現維持器出現無法清除的髒汙、破損或不貼合等狀況,建議回到牙醫診所諮詢,以免影響矯正成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加強免疫該怎麼吃? 3大重點落實防疫飲食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到2021年,口罩成為防疫的日常必需品,也因此許多人選擇在這個時機,開始選擇踏入醫美保養的行列,進行五官的微調與肌膚的修復。醫美診所沈若蘭院長表示,詢問醫美療程的年齡層變廣,過去不曾進入醫美保養的民眾,因為有了口罩的掩護以及居家工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指揮官陳時中表示,BNT疫苗將優先提供給學生族群,為此,指揮中心也規劃了由學校協助造冊接種的施打措施。面對校園BNT疫苗開打在即,引發全台網友關注。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周內「BNT」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人口結構正逐年老化,而髖部骨折的發生率也伴隨著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而逐年增加。老年人的髖部骨折和一般骨折的治療大為不同,老年患者常合併有慢性疾病,使用多種藥物,加上骨質密度及肌肉力量的不足,手術後無法早期復健活動,因此伴隨著較高的術後合併症及死亡率。根據我國的統計顯示,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台灣疫情逐漸受控又逢中秋假期,大家生活慢慢回歸正常的同時,這段時間因為防疫宅在家的你,不管是線上上課還是WFH,很有可能早已習慣過著一邊做事一邊吃零食,整天抱著電腦或手機,最大運動量就是走路距離從房間到洗手間,長久堅持養身瘦身完全歸零。若是不想要見到哈哈鏡中的自己,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