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齒矯正漫漫長路 每日維持器清潔別馬虎

牙齒矯正漫漫長路 每日維持器清潔別馬虎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牙齒矯正的過程漫長,不僅吃東西不方便,吃完後也容易卡滿菜渣,必須立即清潔,而矯正結束後,又必須換戴維持器至少2、3年,但許多人卻忽略清潔保養的重要,以致發生蛀牙,或是發炎腫脹,增加感染風險。

 

陽明大學牙醫系副教授林元敏指出,維持器可分為活動式維持器、透明維持器2種,雖然表面看似光滑,但長期使用後不免有耗損和藏汙納垢,必須經常清潔。

 

活動式維持器材質含有金屬跟樹脂,若是長期使用又疏於清潔,細菌便容易滲透進入交界處,加上樹脂材質本身就會因為自然老化而變黃、龜裂,而形成讓口腔不適的尖銳處,除了維持清潔外,每半年洗牙時,應請牙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更換或修補。

 

至於透明維持器,除了吃東西、刷牙之外,需全天候和牙齒緊密接觸,容易滋生細菌,如果忽略清潔,與活動式維持器一樣可能引發異味或是導致蛀牙,嚴重則可能增生白色念珠菌,引起義齒性口炎或口腔黏膜紅腫等不良反應。對此,林元敏提出維持器清潔3步驟,分述如下:

 

步驟1/溫水輕輕刷:建議以溫水先將口水與食物殘渣沖掉。視情況搭配軟毛牙刷輕輕刷洗,無需特地搭配牙膏。大部分牙膏為了物理性清潔牙齒,會添加入肉眼無法辨別出的細微顆粒,可能造成維持器表面產生細微刮痕。

 

步驟2/泡入清潔錠:輕刷維持器後,搭配清潔錠放入盛有溫水的容器中浸泡。因維持器表面可能有許多看不見的小孔,泡水後能讓清潔錠深入清潔,利用次氯酸鈉及過硼酸鈉等氧化劑成分去除色素並殺菌,再利用碳酸氫鈉、檸檬酸及界面活性劑成分幫助表面汙漬碎片去除。通常1天使用1次,浸泡時間則依循產品包裝指示操作,泡完後可再用軟毛牙刷沾點少許的清潔溶液稍做刷洗。

 

步驟3/以清水沖洗:以清水徹底沖洗清潔、帶走殘留的化學藥劑。將維持器放進收納盒,平常也需定期清洗收納盒,以免藏汙納垢滋生細菌。

 

林元敏提醒,如果發現維持器出現無法清除的髒汙、破損或不貼合等狀況,建議回到牙醫診所諮詢,以免影響矯正成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加強免疫該怎麼吃? 3大重點落實防疫飲食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1名本國籍40多歲男性,由菲律賓入境確診新冠肺炎(第488例),目前無不適症狀住院隔離治療中;另外,明(30)日捷克90人參訪團即將到訪,指揮中心強調,所有人都會有3次病毒測試,重要場合也會由防疫醫師親自前往,協助防疫相關措施。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漫威英雄電影角色「黑豹」(Black Panther)飾演者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經證實與世長辭,原因是罹患大腸癌,得年43歲;回看台灣,大腸癌在男性發生率第1名,女性則是第2名,大腸癌發生原因很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只要規律檢查早期發現,就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男性普遍感受壓抑,根據董氏基金會2017年的六都民眾心理健康調查顯示,當面臨壓力事件需要求助時,佔七成女性都會向親友求助,相較於男性卻僅佔三成,且超過七成女性也會向心理專業進行諮詢,男性則不到三成。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陳鈺弦指出,主要因傳統社會給予男生勇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六歲的小樂很愛爸爸,可是抽菸的爸爸身上總是臭臭的,家裡也被弄得臭臭的……」經過去研究證實,幼兒長期暴露在二手菸、三手菸的環境中,除會造成或加重幼兒氣喘、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等呼吸道疾病外,且與兒童白血病、淋巴瘤、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肝母細胞瘤等癌症有顯著關係,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