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暈眩該看哪一科? 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

暈眩該看哪一科? 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若民眾有暈眩或頭昏問題,一般可以到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兩個科看診,耳鼻喉科通常是處理「眩」(感覺在轉)的問題,而神經內科則常處理「暈」的問題(暈暈的感覺)。一般而言,平衡的感覺主要由內耳前庭系統、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三個系統將訊息傳入大腦,由大腦感覺區綜合判斷是否平穏,若有不平均,則產生暈眩感。

耳鼻喉科檢查內耳 神內檢查腦部

因此,耳鼻喉科醫師診療過程中,主要是假定神經內科的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沒問題,所以主要檢查內耳相關功能;而神經內科醫師則是從內耳、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全方位來評估病患。若年輕的患者有暈眩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若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釐清暈或眩 才能對症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遠表示,評估暈眩或頭昏病人先從問診開始,看病患的問題主要是「暈」或「眩」?若是「眩」的問題,則詢問是否伴隨其他耳朵的症狀,例如耳朵漲漲的、聽力變差或是「暈眩」會隨頭部轉動而引發等,這一類的問題,則較為週邊內耳所造的暈眩。

從神經內科學的角度而言,「幾乎所有會運送到腦的訊號或東西都會導致頭暈」。例如:眼鏡度數不正確或老花眼伴隨近視眼,水晶體調節障礙等,就會造成頭暈或眩;血液內的成份失去平衡,所有運送到腦神經系統的成份若不正常都會引起頭暈,如貧血、血糖太低、流汗太多、或減重太快導致身體水份及養份不足等; 血液輸送結構有問題;小腦系統出問題;本體感覺系統問題;身心情緒問題。

心肌梗塞治療後頭暈 原來是動脈狹窄惹禍

林志遠指出,近期診治一位61歲的劉先生,過去因為工作需要,菸酒不忌,59歲急性心肌梗塞放了支架救回一命後,開始就整天頭暈。一開始其心臟科醫師開了一些輕度的解焦慮藥物,但頭暈的感覺一直存在,後來就被診斷有憂鬱症,但吃了抗憂鬱劑也不見起色,反而造成患者整天頭更昏、無力及想睡。經神經內科周全性的評估及檢查,測患者在右側脊椎動脈的入口發現嚴重狹窄。經調整血壓用藥、適量飲水及藥物治療,目前頭暈有大幅改善,終於改善了多年頭暈的困擾,心情也大幅變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北投地區是臺灣北部溫泉文化與產業發展的根源,擁有陽明山國家公園、地熱谷、北投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新北投車站、關渡平原等山水綠資源、溫泉與文化景觀,已成為臺北重要觀光據點。考量臺北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集團有意投入銀髮宅行列,希望藉由北投具備山、水、綠、溫泉、文化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準備結婚的準夫妻們,多數會去婚前健檢,以確保彼此身體狀況,避免日後突然發生措手不及的情況;但基本婚前健檢中關於生育部分僅包含能否生育,卻忽略更深入了解寶寶是否會有其他遺傳疾病。根據官方統計,全球因先天性缺陷死亡的新生兒約3-6%,其中約有20%是遺傳疾病造成。而為了大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剛退休的60歲周女士,老覺得腹部有嚴重下墜感,經常在大笑、咳嗽、打噴嚏,甚至運動時,發生漏尿,幾乎每天都得用護墊,進而造成尿道感染發炎。近來,下墜感更趨嚴重,一次如廁時,居然有東西從陰道脫垂出一小部分,嚇得趕緊塞回去並立刻就醫;經診斷為骨盆腔器官脫垂合併尿失禁,接受「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脊髓是人與其它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為生命中樞-腦幹之延伸,負責腦部和軀幹與四肢間的神經信息傳遞。脊髓損傷可能會發生在交通意外、跌倒或工作意外等。在損傷的急性期,病人會因為脊髓損傷的節數而有不同之症狀與表現,越高位的損傷症狀越是嚴重。除了在醫療層面的努力之餘,脊髓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