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暈眩該看哪一科? 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

暈眩該看哪一科? 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若民眾有暈眩或頭昏問題,一般可以到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兩個科看診,耳鼻喉科通常是處理「眩」(感覺在轉)的問題,而神經內科則常處理「暈」的問題(暈暈的感覺)。一般而言,平衡的感覺主要由內耳前庭系統、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三個系統將訊息傳入大腦,由大腦感覺區綜合判斷是否平穏,若有不平均,則產生暈眩感。

耳鼻喉科檢查內耳 神內檢查腦部

因此,耳鼻喉科醫師診療過程中,主要是假定神經內科的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沒問題,所以主要檢查內耳相關功能;而神經內科醫師則是從內耳、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全方位來評估病患。若年輕的患者有暈眩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若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釐清暈或眩 才能對症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遠表示,評估暈眩或頭昏病人先從問診開始,看病患的問題主要是「暈」或「眩」?若是「眩」的問題,則詢問是否伴隨其他耳朵的症狀,例如耳朵漲漲的、聽力變差或是「暈眩」會隨頭部轉動而引發等,這一類的問題,則較為週邊內耳所造的暈眩。

從神經內科學的角度而言,「幾乎所有會運送到腦的訊號或東西都會導致頭暈」。例如:眼鏡度數不正確或老花眼伴隨近視眼,水晶體調節障礙等,就會造成頭暈或眩;血液內的成份失去平衡,所有運送到腦神經系統的成份若不正常都會引起頭暈,如貧血、血糖太低、流汗太多、或減重太快導致身體水份及養份不足等; 血液輸送結構有問題;小腦系統出問題;本體感覺系統問題;身心情緒問題。

心肌梗塞治療後頭暈 原來是動脈狹窄惹禍

林志遠指出,近期診治一位61歲的劉先生,過去因為工作需要,菸酒不忌,59歲急性心肌梗塞放了支架救回一命後,開始就整天頭暈。一開始其心臟科醫師開了一些輕度的解焦慮藥物,但頭暈的感覺一直存在,後來就被診斷有憂鬱症,但吃了抗憂鬱劑也不見起色,反而造成患者整天頭更昏、無力及想睡。經神經內科周全性的評估及檢查,測患者在右側脊椎動脈的入口發現嚴重狹窄。經調整血壓用藥、適量飲水及藥物治療,目前頭暈有大幅改善,終於改善了多年頭暈的困擾,心情也大幅變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如果有戽斗,往往會對自己的外貌失去自信,許多家長急於尋求各種方法改善,但多數時候得到的答案,卻是要面臨開刀治療的抉擇。牙醫師吳碧礽指出,其實只要戽斗症狀不嚴重,透過隱形矯正的方式,就能在一定的程度內改善咬合,不僅發音會變得較正常,連帶臉型也能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5歲的花花是個愛漂亮的女學生,每天面對課業與升學壓力,臉上的痘痘本來就常常斷斷續續的長出來,疫情後,在學校長時間悶熱環境下戴口罩更是讓她的痘痘肌一發不可收拾,臉上的嚴重痘痘讓她覺得很自卑,買了一堆美容產品使用,但臉部依然不停發炎發紅。痘痘問題猖獗 年紀增長多會改善奇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長庚醫院研究顯示,十二指腸潰瘍不管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盛行率都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胃潰瘍合併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無此現象,暗示兩種潰瘍經過治療的長期預後並不相同。由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葉昭廷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尿素酶(UreaC)的基因型分類後發現,Ure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1歲的許小姐在高中時罹患牛皮癬(乾癬),身上逐漸被灰白色的鱗狀皮層所包覆,發病時紅腫熱痛,還要忍受旁人唯恐被傳染的嫌惡眼光,連親戚都避而遠之;所幸經高療效生物製劑治療,終讓十多年來的鱗狀皮層消退,更開始工作、當志工,並重拾畫筆追夢。嚴重牛皮癬 終日不敢外出許小姐她在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