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暑期旅遊處方箋 安心出遊健康歸

暑期旅遊處方箋 安心出遊健康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暑期盛夏為旅遊旺季,也是蟲媒、腸胃道傳染病肆虐季節。依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3年新北市7月至10月境外移入法定傳染病,以登革熱、阿米巴性痢疾、桿菌性痢疾、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居多。為防範旅遊疫情發生,新北市衛生局邀請急診專科醫師暨旅行作家貝琪梨分享旅遊防疫經驗,並請台北慈濟醫院家醫科陳正裕醫師開立提供「暑期旅遊處方箋」,呼籲民眾旅途要注意身體健康。

出國旅遊勤洗手 疫苗先打有保護

衛生局副局長許朝程表示,分析轄內近3年疫情監測資料,7月至10月境外移入法定傳染病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泰國、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地區為主,計畫到東南亞旅遊的民眾,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外出穿著淺色長袖衣物或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液,並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住宿地點。此外,為避免旅途中發生腹瀉等症狀,民眾出國切記勿生飲、生食,且避免購買衛生條件不佳的路邊攤食物、冷飲及冰品,並落實進食前、如廁後勤洗手的個人衛生習慣。

急診專科醫師貝琪梨分享,先前至非洲、南美洲國家旅遊,出發前會上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瀏覽當地疫情,並至旅遊醫學合約醫院由醫師評估是否服用預防用藥或接種疫苗,讓旅程盡興又放心。

暑期旅遊處方箋 謹遵醫囑免染病

國際疫情多變,為確保民眾安心出遊、平安回家,台北慈濟醫院家醫科陳正裕醫師提供五大「暑期旅遊處方箋」,以降低暑期出國受感染的風險。

1. 「掌握當地疫情」:出國前先上疾管署及外交部網站查詢當地旅遊疫情資訊及了解相關防治建議。

2. 「旅遊門診諮詢」:必要時出發前1個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使用預防性藥物及接種疫苗。

3. 「採取防護措施」:旅途中勤洗手、留意飲食、注重咳嗽禮節、妥善防蚊及避免接觸動物,預防腸胃道、呼吸道、蟲媒及人畜共通等傳染病。

4. 「入境主動通報」:返國時若出現發燒、咳嗽、腹瀉、出疹等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港口檢疫人員。

5. 「關心自我健康」:返國後21天內密切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不適症狀,應立即配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與接觸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的阿翰是一位工程師,在工作時得要常常伏案盯著電腦,最近覺得會肩頸痠痛,因而前往復健科求診。醫師指出,由於男性習慣將皮夾塞在褲子後面口袋,導致坐下時,屁股與椅面接觸不平,再加上習慣翹腳的不良姿勢;長久下來,就會造成骨盆歪斜、下背疼痛。阿翰依照醫囑服藥及電療熱敷,但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PM2.5非空汙 化學物質才是元兇什麼是PM2.5?所謂的PM(Particulate Matters)指的是空氣中的懸浮微粒,而2.5則是微粒大小的單位微米(Micrometer),PM本身並不具致毒性,又可依據成因分為「原生性」與「衍生性」。原生性包含自然界的粉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憂鬱症擅自停藥 男大生「桃花癲」發作校園裸奔有位18歲的林姓男大學生曾因憂鬱症接受治療,持續用藥後病情獲得控制。去年考上大學後,功課壓力加上學校住宿,擔心被同學發現吃藥而自行停藥。兩個月前開學時出現異常行為,包括白天經常情緒亢奮、走來走去;晚上卻夜夜失眠,甚至全身裸露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今年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據衛福部統計,2016年65歲以上失能老人約有50萬人,2031年後則可能倍增,失能率約16%,因此年長者的健康照護更顯重要。由於行動障礙症候群是造成骨折,進而導致失能的主要因素,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免其隱憂,優雅地迎接銀髮生活?鈣+維他命D缺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