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月餅大禁忌!兩類人別吃豆沙、棗泥 腸胃不佳者不能配茶吃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想吃月餅,有些健康疑慮的人不適合這樣吃!營養師提醒,血糖較高者或糖尿病友,應盡量避免內餡為「豆沙」或「棗泥」等含糖量較高的月餅,即使標榜無糖月餅,仍可能改添加麥芽糖、糖漿、合成甜味劑等,亦不可掉以輕心,一天吃不超過1個淺嚐即可。另外,腸胃不佳者則要避免搭配大量茶飲。

月餅因為製作過程常使用大量澱粉、糖、動物油、植物油等,1個月餅的熱量可從100大卡到900大卡不等,民眾如果稍不注意份量,不僅影響體重,亦可能引發血糖、血脂異常等狀況。

聯安診所營養師王貞云指出,其中又以傳統廣式月餅熱量最高,1顆相當於3碗白飯,因為它外皮為油皮,內餡更是高油高糖,含油量更高達9匙,建議最好多人分食,或選擇小顆的。

真想吃月餅,營養師也有「減罪惡感」吃法,建議可考慮採用五穀雜糧和堅果製成的雜糧月餅,為較健康、高纖的選擇,對身體也負擔較輕;購買月餅時,可以先看熱量標示,冰皮月餅或蒸月餅是相對低卡的好選擇;若吃了月餅,建議午晚餐的飯麵主食量減半,並搭配低油烹調的菜色,還得增加運動量。

原本就有三高者,更應注意攝取量。王貞云強調,因為反式脂肪酸常存在以酥油及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品中,且月餅內餡常加入滷肉或豬油添增香味,攝取過量易造成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上升,進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王貞云提醒,月餅高糖高油,腸胃道需要更多的時間消化,因此腸胃道功能不佳者,除了留意月餅的攝取量之外,應充份咀嚼,同時避免搭配大量茶飲,否則會更不利於消化,且盡量避免在運動前或睡前食用,以防消化不完全而引起胃食道逆流等症狀。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線上參與APEC會議 美衛生部長拍片喊讚「台灣模式」

嚇人!新北登革熱群聚一口氣爆增9例 快別靠近五寮尖山這筍園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短時間內狂增,引爆民眾心理恐慌,紛紛直衝醫院急診要求採檢,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就發出一封「院長致同仁的信」向醫護人員喊話,強調無硝煙的戰爭才剛開始,大家一定會辛苦一陣子,但他深信台灣人民水準,無論黑夜再長,白晝終會到來;吳更呼籲民眾,有輕度症狀請到社區採檢站,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個案在短短一周內狂增784例,不只防疫重要,一旦染疫之後,怎麼吃才有足夠的免疫力對抗COVID-19病毒,國內營養師提醒三大重點,包括: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少量多餐、使用營養補充品,且要維持足夠水份;甚至,若有嗅覺味覺改變時,可以將食物放冷或放至室溫下,可能會比熱食...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王百佑報導 從四月以來,印度爆發第二波疫情的嚴重程度震撼全球,台灣在五月也爆出疫情擴散,然而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數量確不夠,讓人民進行預訪,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儼然已成為現今全球的戰略物資。 美國本身可以自製疫苗,並又與印度大量採購,美國人口約3.3億 (資料來源...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33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3例本土(案1684至案2016)及2例(案2017、案2018)境外移入。疫情持續增加,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17)日召開記者會警告民眾,若有傳播不實消息者將開罰300萬元。陳時中表示,近期本土確診案例持續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