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車的人必看!看完以後你還敢一開車就吹空調嗎?

有車的人必看!看完以後你還敢一開車就吹空調嗎?

有車的人必看!看完以後你還敢一開車就吹空調嗎? 有車的親們注意啦:越來越多人死於癌症,在我們都還不清楚癌症是從哪兒來之際,有個實例顯示出許多癌症都是意外發生的。

進入車內需要注意的致命細節,請您必須做出改變許多人早上第一件事和晚上最後一件事都是待在汽車裡,但在車中這樣的致命細節會常常被人忽略。請盡可能地把這訊息傳給大家,希望還來得及做些改變。 

⊙致命細節 進入車內不要馬上打開空調,先打開車窗通風幾分鐘,才打開空調。原因如下: 根據研究,汽車的儀表板、沙發、空氣濾清器會釋放“苯”,產生毒素而致癌。

(致癌物質——花一點時間去觀察你的車裡的塑膠製品高溫時產生的氣味。 

除了致癌之外,”苯“還會侵蝕我們的骨骼,造成貧血和降低白血球數量。長期曝露其中會導致白血病,大大增加罹癌的風險,也可能導致流產。 苯”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平為毫克。若停車在室內又窗戶緊閉,則產生400-800毫克的苯”。 若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6 0 ℉ ( 15.5 ℃ ),“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許量的40倍! 

人們只要進入車內而又車窗緊閉,將會無法避免快速連續地吸入過量的毒素。“苯”是那種會影響您的腎臟和肝臟的毒素,更糟糕的是,您的身體想把這種有毒物質排擠出去是極度困難的。 

所以朋友們,進入汽車之前,請把您的車窗打開[特別是每天第一次要用車利用先要暖車3~5分鐘的時間打開車窗],然後啟動行走前3分鐘盡量不要關窗,給點時間讓車內的空氣[毒氣]--致命的東西排出。

有車的人必看!看完以後你還敢一開車就吹空調嗎?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面對新冠肺炎威脅,各國紛紛祭出政策以對應疫情衝擊。台灣經濟學會、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與陽明大學防疫中心在2020年7月30日與31日,共同舉辦「新冠病毒政策對應研討會」。協辦單位包含台灣健康經濟學會、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大學計量理論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膳食纖維好處多多,但你知道哪些食物含量最多嗎?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營養師盧映竹表示,如以同樣重量作比較,黃仁黑豆、帶莢毛豆可說是膳食纖維之王,至於水果,則以芭樂、百香果含量最為豐富。 腸道是鞏固免疫系統的第1道防線,膳食纖維則扮演重要角色,國健署建議,19歲以上成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2位年齡分別為64歲及56歲的楊姓姐妹,皆無抽菸習慣。日前一同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康檢查,透過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檢查結果呈現2人在肺部皆有異常影像,分別是左上肺葉有1處約1.8公分的毛玻璃結節及左下肺葉處有1處約1.3公分紮實結節,後續由臨床專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國內疫情已趨穩定,出境需求漸增,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檢驗量能也隨著提升,自1月至今已完成逾4500件新冠病毒檢體檢測。高醫檢驗醫學部醫師陳昭儒表示,經由多重把關及配方優化後,將出現非特異性訊號比例,由原先63.1%大幅降至12%,避免發出偽陽性報告的可能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