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增54例疫情緩 10多歲重症少女血氧濃度低住院中

本土增54例疫情緩 10多歲重症少女血氧濃度低住院中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54名新冠本土個案,年紀介於5至80歲,新北市22例最多,台北市20例居次,新增8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60至80多歲都有慢性病史;另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年輕個案中有3名重症,當中1名10多歲少女有肺炎與血氧濃度較低病況。

▸死亡病患詳細資訊:最新!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本土增54例疫情緩 10多歲重症少女血氧濃度低住院中

▲6月29日本土新冠疫情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10多歲少女感染血氧濃度低重症 住院超過14天Ct值30以上


此次本土疫情爆發,首度新確診病例下降至50多例,昨(28)日羅一鈞曾說,有1名未滿10歲個案發展重症,經調閱查病例,個案X光確認輕微肺炎,不需要使用氧氣,不到重症程度,因此改列為輕症,10至19歲個案,有3例判定重症,當中1名個案病例較完整,是北部10多歲女性。


羅一鈞持續說明, 10多歲少女新冠重症個案,家中有長輩確診,6月12日發病,出現發燒、咳嗽、吞嚥異常,當天就醫檢驗陽性,X光顯示肺中葉與下葉都有肺炎狀況,如果不用氧氣,血氧濃度約在83至94間,符合重症定義,住院14天後Ct值在30以上,目前仍在住院中。


年輕人重症因子低不代表重症絕緣 治療與恢復狀況較佳


3名10多歲新冠患者,應沒有慢性病等危險因子,卻仍發展成重症,指揮中心專家資訊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年紀越高有慢性病,重症機會就越高,年紀低出現重症可能性小,但仍然有重症風險,少數年輕人可能有1型糖尿病,也有個案會有高血壓或肥胖等危險因子,要看個案而定。


張上淳強調,就算沒有重症因子,也不能保證不會發展到重症,仍然有危險性,感染呼吸道病毒引發肺炎,血氧濃度下降至94以下,肺部氧氣交換功能下降,就會歸類到嚴重肺炎重症個案,但年輕人身體狀況,恢復能力比較好,經由瑞德西韋治療,治療狀況也較佳。


台北市拋微解封夜市先行 陳時中:禁止內用僅能外帶


疫情下降台北市長柯文哲拋出「微解封」,將開放夜市部分攤商分別營業,但禁止內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地方政府可根據需要安排,但3級警戒沒有解除,只是禁止內用,有些地方因應管理停業,在不內用狀況下可以外帶;上午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則說,防疫規範仍採用全國統一。


本土增54例疫情緩 10多歲重症少女血氧濃度低住院中

▲6月29日本土新冠發展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另一方面簡訊實聯制遭地方政府批評外,也有非防疫使用疑慮,陳時中強調,簡訊實聯制推出,為方便民眾及商家執行實聯制措施、減少紙本紀錄的接觸,並有助於疫調人員掌握個案相關活動史及匡列接觸者等,相關數據之使用,均有其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且絕無違法情事。


本土增54例疫情緩 10多歲重症少女血氧濃度低住院中

▲建議實聯制運用守則。(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全國確診14,748例 累計643例死亡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11,961例新冠肺炎通報,當中14,748例確診,1,170例境外移入,13,525例本土病例,個案中累計102例移除為空號,自2020年起累計643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63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在新北市325例與台北市245例最多,另有8例為境外移入。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疫情衝擊經濟生活壓力大 每天2包菸和老婆上床慘了!
▸疫情來襲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何修榕提出5大關鍵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腹脹和排氣是人體消化分解食物的過程中產生的正常現象。當人體廢氣難以通過打嗝或腸胃脹氣的方式釋放出去的時候,往往就會在消化道聚集,導致腹脹。本文將為您介紹怎樣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和醫學治療的方式緩解腹脹和排氣現象。 步驟   直接「放鬆」自己 不要憋氣不放。很多人為了...

閱讀詳情 »

大腸息肉都會癌變嗎? 息肉其實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腫瘤性息肉多指腺瘤,特別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果家族中一個人確診,其他成員應進行相關檢查並儘早治療,以防癌變。但即便是腺瘤發展到癌一般需要5~20年,而且癌變機率與腺瘤大小、數目、病理類型、部位,以及患者年齡性別相關。非腫瘤性息肉則指炎性息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近期寒流報到,許多人都相約吃火鍋、羊肉爐等,想在冬天補身暖胃。中壢天晟醫院營養師劉姵君表示,藥膳可分為溫補、平補和清補,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吃補,尤其面臨感冒、喉嚨發炎時,並不適合進補;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要小心補過頭反而傷身。劉姵君指出,大部分冬天補品為溫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婦人因騎車發生車禍,造成腳踝遭車輪輾過,導致小腿遠端脛腓骨粉碎性骨折,緊急就醫後,醫師判定必須接受開刀治療;經建議使用微創手術做骨折部位的鋼板內固定後,術後患者傷口恢復情況良好。收治這名婦人的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彥名指出,因患者罹患糖尿病,且腳踝內側有大片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