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染C肝後每4人有1人肝硬化! 一次搞懂免費篩檢、健保補助藥費

▲(照/國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B型肝炎與C型肝炎是感染人數最多的病毒性肝炎,且感染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國健署提醒,依國人死因統計發現,原住民的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死亡率不但高於全國,且年齡中位數也較全國數據年輕許多,篩檢及治療絕對不能少。

衛福部統計,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約造成1萬3000人死亡,肝癌更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不僅衝擊國人健康,對原住民的健康影響更為重大,依105年死因統計,原住民的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66.9人,高於全國的20.1人,且慢性肝病及肝癌死亡年齡中位數分別為48歲及63歲,也比全國數字來得早。

國健署強調,國內自100年8月開始提供民國55年次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民眾,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接受1次B、C型肝炎篩檢服務外;108年6月1日起更先放寬年滿40至60歲具原住民身分的民眾,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接受終身一次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

至於不符合成人預防保健受檢資格,又尚未做過B、C型肝炎篩檢者,國健署說,則可利用國健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到60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進行肝功能之GPT、GOT等項目的檢查,檢查結果肝功能異常者,可依醫師建議,接受健保給付必要的病毒性肝炎檢驗、追蹤及治療。

目前C型肝炎口服新藥治療藥費由健保出,病人只要確認感染慢性C肝,不論有無肝纖維化,均可成為給藥對象。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大部分肝病的發生,並沒有明顯症狀,民眾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只有透過篩檢能夠早期發現、適當治療,有效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照片來源:國健署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北騎到宜蘭引爆「尾椎劇痛流膿」 多毛男學生竟是罕見潛毛症

國內旅遊不喊停 陳時中給答案:做到這3點條件那就可以!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又來住院了?一名70多歲男子,光是近2年來就已經三度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左腳局部紅腫、熱痛影響生活作息,屢屢到急診求診,台北榮總醫療團隊檢查才發現,原來男子合併有香港腳、糖尿病,雙腳時不時有細小的傷口,難怪發炎始終好不了。台北榮總感染科醫師陳夙容提醒,其實並不一定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幾乎無時無刻盯著大大小小的螢幕,國內研究發現,乾眼症有年輕化趨勢,禍首正與3C產品使用量有關,問題在於,千萬別以為乾眼症只是小症狀,因為研究同時指出未成年患者的角膜損傷風險較老年患者高出6.6倍。門診更有24歲妙齡女子,一路輕忽乾眼症狀,直到雙眼幾乎看不到才就醫,檢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只要調養身體,自然能自然受孕?當心只是瞎忙一場!不孕門診就有一名40歲熟女性經歷流產之後,苦於想再懷上寶寶,努力嘗試各種方法調養身體一年多,肚皮卻始終沒有好消息,最終尋求醫師協助,才發現其實是子宮沾黏、高齡卵子質量低惹的禍,根本不是體質問題。國內婦產科醫師大嘆,診間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疫情期間人們使用3C產品的時間增加,眼睛健康問題變得更迫切,過度用眼不僅造成近視度數增加,更可能導致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眼疾。在東京奧運獲得銀牌的柔道男神楊勇緯,除了在賽場上全力以赴,在公益上也盡心力,近日受邀擔任臺灣防盲基金會護眼大使,提醒大眾愛護眼睛的重要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