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染C肝後每4人有1人肝硬化! 一次搞懂免費篩檢、健保補助藥費

▲(照/國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B型肝炎與C型肝炎是感染人數最多的病毒性肝炎,且感染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國健署提醒,依國人死因統計發現,原住民的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死亡率不但高於全國,且年齡中位數也較全國數據年輕許多,篩檢及治療絕對不能少。

衛福部統計,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約造成1萬3000人死亡,肝癌更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不僅衝擊國人健康,對原住民的健康影響更為重大,依105年死因統計,原住民的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66.9人,高於全國的20.1人,且慢性肝病及肝癌死亡年齡中位數分別為48歲及63歲,也比全國數字來得早。

國健署強調,國內自100年8月開始提供民國55年次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民眾,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接受1次B、C型肝炎篩檢服務外;108年6月1日起更先放寬年滿40至60歲具原住民身分的民眾,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接受終身一次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

至於不符合成人預防保健受檢資格,又尚未做過B、C型肝炎篩檢者,國健署說,則可利用國健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到60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進行肝功能之GPT、GOT等項目的檢查,檢查結果肝功能異常者,可依醫師建議,接受健保給付必要的病毒性肝炎檢驗、追蹤及治療。

目前C型肝炎口服新藥治療藥費由健保出,病人只要確認感染慢性C肝,不論有無肝纖維化,均可成為給藥對象。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大部分肝病的發生,並沒有明顯症狀,民眾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只有透過篩檢能夠早期發現、適當治療,有效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照片來源:國健署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北騎到宜蘭引爆「尾椎劇痛流膿」 多毛男學生竟是罕見潛毛症

國內旅遊不喊停 陳時中給答案:做到這3點條件那就可以!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 幾乎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地用棉簽來清潔耳朵,就連專業的保健人士也經常這樣做。但是,我們要知道,耳朵是有自我清潔機制的,用棉簽清潔耳朵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也是不必要的。 有誰不喜歡用棉簽清潔耳朵嗎?將棉簽伸到耳朵裡面,輕輕旋轉,然後取出棉簽,檢查白色的棉簽頭是否沾染耳垢變成黃...

閱讀詳情 »

以身體器官而言,肝算是苦命的。我們常在聚會派對中,又開了一瓶酒時說「喝一點沒關係」。如果真的只喝一點的話的確如此,但喝很多則另當別論。 女性是肝病高危險群。醫師對肝的擔憂聽來很駭人。「40歲後死於肝病的女性近年人數大增,比男性早了10到15年,」他說。可能和體形有關(小骨架、肝也較小),但和喝什麼也...

閱讀詳情 »

文/車參聖醫師 年紀輕輕就有著兩圈「黑輪」的人真不少,相信許多人一定對眼睛下方如熊貓般的陰影相當熟悉。所謂黑眼圈是因為眼眶周圍色素沈澱過度, 在外觀上眼臉周圍出現黑色陰影,臨床上,黑眼圈可分成3種類型,分別是色素型、血管型與結構型,尤其以色素型黑眼圈最為普遍。 造成色素型黑眼圈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兩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