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梅雨讓蜂窩性組織炎增加? 感染科解析背後原因

梅雨讓蜂窩性組織炎增加? 感染科解析背後原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1歲水果商,工作時不慎踢到水果搬運欄,導致腳趾頭破皮流血,當下並未太在意,沒想到幾天後,傷口不僅沒有好轉,甚至出現腫痛、水泡等現象,緊急就醫確診為蜂窩性組織炎;加上患者本身有糖尿病,恐加速傷口變化,因此除了藥物治療,也搭配高壓氧輔助治療,所幸傷口已逐漸改善。

小傷口不以為意 嚴重可引發敗血症

當皮膚或粘膜傷口遭到包括鏈球菌或者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時,就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時恐危及生命。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主任指出,臨床上,許多患者多因以爲只是小傷口或足癬,不以為意,直到遭細菌感染到皮下脂肪層組織,造成紅腫等現象才就醫治療,若未及時接受抗生素治療,一旦惡化恐併發敗血症,甚至因壞死性筋膜炎得開刀治療。

雨天易使細菌侵入傷口 蜂窩性組織炎恐找上門

廖嘉宏主任進一步說明,隨著梅雨季節到來,臨床上因蜂窩性組織炎就診的患者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較上個月相比就增加近五成,主要因有患者就因擔心雨勢影響農務,不慎在接觸雨水時造成傷口感染,因此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問題。

小傷口也得照護 降低罹患蜂窩性組織炎風險

因此若身體被雨淋到時,除了擦乾,也避免雙腳一直處於潮濕悶熱環境,否則恐讓細菌趁機進入傷口感染蜂窩性組織炎。廖嘉宏主任呼籲,不慎受傷時,要記得把傷口處理乾淨,並妥善照顧,尤其若有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因本身抵抗力較弱,更要小心傷口的變化,一旦出現紅腫、熱、疼痛,甚至有發燒、畏寒、倦怠等症狀,恐是蜂窩性組織炎癥兆,應盡快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

防疫只能選化學產品? 抗菌液選擇天然很重要

超前部署顧心腎 糖尿病管理牢記控糖321心法

不被FM侷限!藍牙新式助聽器 聽損兒學習之路選擇更多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3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連續35年蟬聯冠軍。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疾病都榜上有名,其中多項疾病皆與飲食有關。因此,彰化基督教醫院將建立「健康食力」平台,發展網站購物、健康養生餐飲等,盼能推廣乾淨安全的食材,提升民眾健康意識,呼籲大家「選好食,防治癌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病就應該要去看醫生,千萬不要自己亂吃藥,以免病況更加嚴重!日前就有一名陳姓老翁疝氣史長達十年,他諱疾忌醫,還誤以為疝氣手術等於切除陰囊,於是聽信賣藥頻道跟電臺偏方,不只吃出慢性腎衰竭,最終還落得終身洗腎的下場。年輕老少皆可能患疝氣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高國堯醫師表示,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入夏以來台北地區像一大悶燒鍋,加上位處盆地熱氣散不出,連日溫度飆破38度,在炎熱環境下,鑄鐵師傅、廚師及烘培工作的等在外工作的族群,有哪些方法可以消暑解熱呢?4類食材清熱利水 補充能量恢復疲勞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明珠表示,所謂「吃補」是配合節氣以當季食物補充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看懂藥品仿單 少吃「冤枉」藥   民眾自行購買指示藥品,是否覺得裡面的仿單(藥品說明書)看不懂;為了讓難懂的醫學用語更貼近民眾易懂的症狀描述,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日前公告修正ibuprofen成分指示藥品仿單(藥品說明書)內容。食藥署提醒,購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