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模架可吸收 打通血管「心」觀念

模架可吸收 打通血管「心」觀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心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據統計,101年南部及東部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較於北部的其他縣市來的高;奇美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顧博明表示,由於城鄉的醫療資源差距,會影響特殊疾病的照護品質,尤其是心導管治療。很多老人家對於胸悶或胸痛不以為意,沒有即時就醫,但實際上卻是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血管出了問題,沒有積極治療,進而延誤黃金治療期,嚴重者甚至會有猝死的危險。

冠狀動脈心臟病就是動脈粥狀硬化斑塊阻塞了血管,治療方式依病情可以區分為藥物、心導管手術、外科血管繞道手術(搭橋手術)多種選擇,顧博明醫師說,無論開刀或心導管治療,都需服用抗血栓藥物或是抗心絞痛藥物改善冠狀動脈血流;但如果只單靠藥物治療,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目前國內外都有醫學研究,證實只靠藥物治療而不把血管疏通,死亡率相對來說比較高。

顧博明醫師表示,心導管手術過去普遍採用金屬支架撐開血管,植入金屬支架後,血管內皮細胞會因而增生,有20%的患者在半年後,內皮細胞會越長越厚,造成血管?腔狹窄而再阻塞,後來塗藥金屬支架的出現,是在金屬支架外層塗上一層藥物,可以抑制血管內皮增生,心導管手術後的再狹窄率也降到2%以下。

近年來,心導管治療方式提出血管內模架可被人體完全吸收的概念,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由高分子聚合物組成,植入體內兩至三年左右,會逐漸被身體吸收,自行分解成二氧化碳跟水,讓血管恢復自然功能與彈性,就如同蓋房子時的鷹架,等房子蓋好了,鷹架便可以拆除;顧博明醫師說,採用此種治療,死亡率及再狹窄率與塗藥金屬支架差異不大,但因為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會逐漸被身體吸收架,患者血管彈性會比較好,減少血管內之異物也比較不會造成日後的隱憂。

曾有一名從上海來台進行心導管手術的患者,雖已在中國進行兩次心導管手術,仍無法將已完全阻塞的血管打通,經友人介紹來台尋求顧博明醫師幫助;在打通血管後植入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第二天出院回上海,且七個月後血管沒有發生再阻塞。

顧博明醫師提醒,有三高、抽菸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民眾,更要注意有無胸悶現象;平時應適度的運動,還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或心電圖檢查,早期發現血管阻塞,及時治療,才能避免狹心症及猝死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17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每年發生率約1000分之1的甲狀腺亢進,在碘充足地區的盛行率約1%至2%,是常見的疾病,但如果沒有定期追蹤治療、穩定控制,有可能會演變成死亡率高達30%的甲狀腺風暴。甲狀腺風暴是指嚴重而危及生命的甲狀腺亢進,需要迅速處理,常規治療包括抗甲狀腺藥物、無機碘化物和皮質類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小靜(化名)是1名28歲上班族,平時熱愛帶著耳機追劇又有熬夜習慣,一日卻因左耳突然聽不見而緊急就醫,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並表示,若就醫時機有所延誤,恐怕較難恢復聽力。所幸小靜即時就醫,經類固醇與高壓氧治療後,目前聽力恢復8成,近期已開始回到正常生活。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冷少不了吃火鍋或進補,但還是要斟酌自己的身體狀況與體質,避免導致越補越糟糕的情況!一名25歲的廖姓女患者,因為過年前工作多,壓力大又睡眠少,所以與朋友聚餐相約吃薑母鴨,希望能藉由進補讓手腳不會冰冷。隔天起床赫然發現右眼皮竟然紅腫起來,完全沒辦法戴隱形眼鏡並化妝,嚇得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今起口罩實名制上路,憑健保卡可向健保特約藥局購買,每人一次限購2片(7天內只能購買1次,2片10元)。外籍人士無健保卡有居留證者或入出境許可證,亦可購買。藥局協助販售醫療用口罩 憑身分證或居留證末一碼 目前政府徵收,由藥局協助販售為醫療用口罩,非其他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