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 夫妻攜手環遊世界圓夢

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 夫妻攜手環遊世界圓夢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許多銀髮伴侶的心願,不過若老伴正飽受膝蓋退化、疼痛難行所苦,不但無法陪伴遊山玩水,身為另一半的也會跟著難受。今年68歲的陳女士,在過六十歲大壽時就跟老公許下願望,希望能到世界各地旅遊。但後來膝蓋逐漸不舒服,不但起床時膝蓋卡卡,關節處愈來愈疼痛,只能靠吞止痛藥緩解;半年前,陳女士的雙膝痛到幾乎無法行走,只好就醫,經中山醫院骨科吳濬哲醫師評估後,先幫她進行左膝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術後復原良好,不到兩個月陳女士主動要求再置換右膝關節,經過一個月後已經可以行動自如,開始跟老伴規劃接下來的環遊世界行程!

關節磨損程度不同 可選擇不同的置換術

台北中山醫院骨科吳濬哲醫師表示,台灣邁向高齡化時代,中老年人膝關節退化磨損,造成的疼痛及無法行走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難以圓夢,因此很多患者面臨要更換部分或全膝關節的醫療抉擇。依據關節磨損程度,患者可選擇不同的關節置換術,吳濬哲醫師建議,若只有內側或外側關節磨損,可以使用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只需更換部分關節,保留韌帶、周圍神經,關節磨損程度減少許多;若是發現太晚或延誤治療造成嚴重膝關節磨損,就需要選擇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傷口較大,恢復期也較長。

顛覆傳統手術 「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成趨勢
「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勢必將徹底顛覆過去骨科傳統手術的觀念及做法!」吳濬哲醫師指出,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藉由術前電腦斷層掃描,術中機器人手臂、3D即時動態影像輔助,只針對部分磨損、壞損的關節做磨除,保留健康的骨頭、前後十字韌帶及本位感神經組織,大幅降低傷口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拉扯和破壞,加上手術傷口僅5到8公分,縮短傷口復原時間,大幅提升手術滿意度。

別仗著年輕 預防膝關節退化要趁早

吳濬哲醫師提醒,預防膝關節退化最好從年輕做起,平常應減少從事容易耗損膝關節的動作,如跪拜及跑馬拉松等活動,避免膝蓋承受過大壓力,如出現膝關節卡卡或疼痛等症狀,應盡早尋求醫師專業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1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來源wenwen)   今年6月份,這個男孩在與家裡失聯三四個月後,他突然躺在了家門口的大街上,手、腳腫脹,不省人事。送到當地醫院後,醫生檢查後發現,他的肺「全爛了」,被診斷為嚴重肺結核,病灶已經吞噬了他大部分的肺。 自從戀上網咖後,蘇煜(化名)便走向了不歸路。 「都是作孽呀,現在花...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youtube 更多熱門文章 2名女子以為朋友長痘痘,想說幫忙擠出來就好!擠下去的瞬間卻連自己都崩潰慘叫!原來那玩意兒是....   這到底是多少年沒洗臉?太嚇人了.... 醫生啥都沒做只是輕輕一壓就....看完我都傻了!   父親節最強大的禮物,藝人「唐志中」喜獲第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癌症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台灣是口腔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為國人十大癌症第五位;以死亡率來說,是男性十大癌症中的第四位,且是最早結束生命的癌症:病人平均少活16.3年;若是檳榔、抽菸、喝酒三者皆有者,又比一般人多出123倍的離癌機率。這些數據,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口腔癌帶來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0歲中年男子,三年前因腳底板的一顆痣異常擴大、褪色而前往醫院求診,沒想到竟被診斷罹患黑色素瘤,治療初期醫師建議患者開刀將病灶切除,但癌細胞卻轉移,患者進行第二次開刀且進一步接受放射治療,卻依舊無法控制病況。 黑色素瘤屬於皮膚癌的一種,為惡性程度極高的疾病,且很難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