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正常人每天呼吸逾2萬次 他肋骨斷裂吸吐都痛

  62歲的陳伯伯日前在浴室不慎跌倒,送醫急診確診為6根肋骨斷裂,其中2根肋骨斷成3截,只要大聲講話或呼吸就會劇烈疼痛,連自行下床都成難事。馬偕紀念醫院外傷科、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楊于慧表示,3根以上多重肋骨骨折,且明顯錯位的病人,必須妥善解決疼痛困擾,因為,一般人每天呼吸次數達2萬次以上,否則在吸氣及吐氣,甚至移動身體皆會造成嚴重疼痛。

  不少病人痛到不敢用力呼吸、咳嗽,久而久之痰液滯留肺部深處,提高肺炎風險,甚至引發呼吸衰竭等併發症。楊于慧說明,肋骨骨折後如果自行修復,通常需要3到6個月,甚至更久,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再者,嚴重肋骨錯位或變形,則可能造成胸廓變形進而導致肺容積縮小,影響預後呼吸品質及周邊連結肌肉。

  楊于慧強調,如果沒有積極處理,通常很難正常的呼吸品質及肌肉功能。建議應該在受傷後的72小時內接受肋骨骨折固定手術,加速恢復正常生活,降低疼痛指數,維持生活品質。肋骨骨折固定手術從肋骨骨折處直接進入,將錯位肋骨重新擺位,並清除中間的軟組織,再使用薄且彈性的鈦合金肋骨骨板,手動塑型至符合骨折處的弧度後上釘固定。手術時間視骨板固定數量多寡,耗時2至10小時不等。

  一般而言,患者術後5至7天即可出院,並於隔周回診審視,並安排復健療程,以利幫助復原。胸腔外科主任陳兆弘表示,肋骨骨折常見於車禍、老人跌倒或墜樓等意外,傳統治療以修復胸腔內臟器為主,其次為疼痛控制,較少重視骨折部分。醫療器材及技術的進步,透過骨折固定手術,可以縮短患者恢復期,降低疼痛。

相關推薦

爽爆新聞網/記者張錫銘/台北報導 專司推廣食農創新創業的好食好事加速器,近日由前幾屆畢業學員組成校友會,新任校友會由本身也是食農新創公司的黃志博當選會長,他主張續推食農新創再升級,希望藉由大家力量增加校友與其他新創單位、投資機構的連結,創造校友們之間的共享資源、合作通路及商機的拓展,校友會成員個個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也開始注意到腸道健康與免疫力息息相關,但怎麼吃、才能夠吃出「好菌」多多?營養師建議,益生菌菌株與益生質結合,提供充分的食物給益生菌,才能有效增加腸道中益生菌的存活數目與時間,而通常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或天然發酵食品,都含有大量的益生質,可以多吃7大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了「胸悶悶的」千萬別輕忽!因為秋冬季氣正是冠狀動脈疾病病人容易惡化的季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修豪提醒,不管是世界或是台灣的資料分析都顯示,冠狀動脈疾病病人在天氣變冷的時候,心絞痛以及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都會顯著上升,而第一警訊就是胸悶胸痛...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張錫銘/台北報導 有鑑於近來網路券商遭駭或是網路詐欺等事件頻仍,凸顯資訊社會下民眾培養數位公民素養的重要。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攜手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在Youtube推出上架的《推開網路大門》系列影片及Podcast平台推出的《不斷網會客室》音頻節目,用以傳遞網路科普知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