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確認識胎盤素 釐清服用迷思

正確認識胎盤素 釐清服用迷思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注重美妝保養,許多人就愛用胎盤素胎盤素能從體內到外全方位啟動青春機制,。資深營養師陳嫚羚說明,胎盤素的主要成份有多醣體、維生素、胺基酸等,能補充因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的養份。專業減重營養師廖余姍補充,目前,鹿胎盤已被廣泛地成為胎盤素的主要來源,其中含有豐富的C型利鈉肽,好處多多。

胎盤素是什麼? 揭開胎盤素神秘面紗 

陳嫚羚表示,胎盤素是健康動物體內胎盤的萃取精華,如鹿胎盤,含有豐富營養素,在中醫稱作「紫河車」,傳統上是由人體胎盤製成的名貴中藥,常用於啟動青春機制調理體質,但是現代多由鹿、牛、豬等動物胎盤取代,尤以鹿胎盤最佳,由於鹿的飼養環境單純,以植物為食,相對於雜食的牛、豬較無疾病和動物用藥問題,加上現在有先進的冷凍乾燥完整壓縮技術,萃取胎盤活細胞變得更加容易和安全,製作成膠囊可以保存3至4年。
 正確認識胎盤素 釐清服用迷思

正確認識胎盤素成分與功效 釐清胎盤素迷思

胎盤素含有人體運作必要的微量元素,廖余姍以鹿胎盤為例,整理以下3大營養成份與其功效。

1.生長因子

鹿胎盤含有多種生長因子,包括上表皮生長因子(EGF)、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等是重要的青春元素。

2.維生素

保養品廣告最常提及皮膚老化的原因正是表皮生長因子(EGF)減少,使皮膚失去防禦及修復能力欠缺彈性,而鹿胎盤中的維生素C具抗氧化作用,與黑色素、促進膠原蛋白生成。

3.多醣體,補充皮膚水份

大家對玻尿酸應該不陌生,它正是鹿胎盤裡其中一種天然多醣體,可持續為細胞間和皮膚補充水份,避免乾燥缺水。

從鹿胎盤含有的成份來看,所帶來的效果備受期待,不過使用前要清楚瞭解,老化是一種現象,不是一種病,若有疾病,應洽詢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 正確認識胎盤素 釐清服用迷思

胎盤素怎麼吃? 營養師:男女都適合

隨著年齡增長,氣色跟體力大不如前,大家紛紛找尋合適的保健方式,廖余姍提醒,胎盤素不分男女都適合使用,特別是想調整身體內在環境、補充深層活力的輕熟齡族群,讓青春不僅只是靠外在的保養,而是需要內外兼顧,不要選用來源不明的胎盤素,挑選來自純淨澳洲的胎盤素並且按照產品的建議使用方式食用,長期下來就可以看見不一樣的地方。陳嫚羚補充提醒,孕婦、哺乳婦女、嬰幼兒及易過敏者,使用胎盤素前應先諮詢專業醫師的建議。

胎盤素副作用有哪些? 需注意自身體質

若身體體質不適合補充胎盤素,如慢性病患、癌症患者、孕婦、嬰幼兒等,有可能會引發以下3種副作用,因此仍須提醒您在服用胎盤素之前,先由專業醫師檢查身體狀況。

1.增加肺炎感染機率

2.對肝臟造成負擔

3.影響內分泌系統

想安全使用胎盤素 切記選擇安全、有品牌、有國際認證產品

市面上的胎盤素產品眾多,該如何選擇?廖余姍建提醒民眾,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注射、口服、膠囊三種胎盤素,若以食用來說,鹿胎盤是一般食品,也是衛福部公告可食用原料,再經過珍貴鹿胎盤乾燥磨粉而成,不用過度擔心賀爾蒙問題,前兩者在台灣因安全及合法性問題,對消費者而言較難評估風險,建議選擇有通過國際認證標準、國家品質標章、大品牌等3大指標。

陳嫚羚最後提醒民眾,除了補充保養品外,記得要規律運動、充足睡眠,才能維持身心健康平衡。

【延伸閱讀】

乳癌只能化療? 荷爾蒙治療副作用低不影響生育

破解新冠疫苗十大迷思 數據、懶人包一次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針對小一新生,衛福部希望家長能讓孩子在入學前,完成四合一疫苗接種,然而陸續有父母與醫療院所反應,疫苗數量疑似不足。疾管署今(22)日特別出面說明,疫苗廠商供貨確實有些延遲,缺口約6萬劑,但全國只有2.5萬劑存貨,對此已經通告合約院所,優先提供入學孩童施打,7月10日前...

閱讀詳情 »

吳太太因妊娠高血壓,懷胎七個月緊急剖腹產下「承承」,過程中承承因腦部缺氧,造成吞嚥障礙,但全家人都樂觀面對,帶著他安排語言治療、學習鼻胃管照護,並在10個月大開始學習吞嚥。現在承承已經2歲,日前看到孩子努力吞下第一口食物的模樣,讓媽媽相當感動。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長王亭貴教授指出,吞嚥和進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國家歷經嚴格行動管制,讓新冠病毒疫情下降後,逐漸開始解封恢復正常活動,但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法國等國家,疫情指數都有緩升的跡象。台大公衛學院今(22)日說明,現階段僅有開發疫苗才是最終解決方法,目前美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中國陸續開啟人體試驗,預計分別將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學子畢業心情有憂有喜,專家籲整理好再出發!畢業季來臨,畢業生的心情更是百感交集,畢竟在校園多年,走出校門後,難免有不捨的感覺。針對畢業學子,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張自強主任建議,應善用畢業後的過渡期,整理學習歷程,並繼續抱持學習心態面臨下一階段。畢業後邁向人生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