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視男性憂鬱 學會五招走出陰霾

正視男性憂鬱 學會五招走出陰霾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身為男性的你,常覺得情緒壓抑不敢表露情緒嗎?或是找不到適當的方式來分享自己的感受呢?五十歲的賴先生,因工作不順,開始對自己沮喪,轉而逃避工作,脾氣也逐日變差,前往就醫,才發現自己原來得了憂鬱症。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益乾主任表示,其實不是只有男性會得憂鬱症,只是傳統社會的氛圍,造成多數男性較不會透露或不知該如何分享自己的感受,常壓抑情緒,導致內心的焦慮與孤單症狀惡化,嚴重時更可能有自殺的意念湧上心頭。

到底所謂的憂鬱症有何症狀呢?除了主觀心理沮喪憂鬱、無助、悲觀的情緒外,男性憂鬱更常有倦怠、失眠、性慾下降,及相關身體疼痛,如常見的胃痛及背痛。

在行為層面,常會有煩躁、易怒、沒有耐心、焦慮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發生,也會產生對事情猶豫不決的狀況,廣泛影響工作及家庭,造成家庭間的不和諧,但是,只有少部分人會自覺而就醫。

陳益乾主任提供了五個方式,讓有憂鬱傾向的男性先自行檢視,並透過不同的方式,來逐步走出陰霾:1、懂得適時表達情緒。2、家人要以爸爸的角度給予關心。3、尋求幫助,千萬不要將煩惱悶在心裡,否則症狀只會越來越嚴重。4、多做伸展性的運動,可以直接影響腦內情緒賀爾蒙的平衡。5、正視問題,接受治療,不要排斥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34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位23歲大學生因反覆牙齦腫痛,刷牙流血而尋求治療。這名女大學生口內牙肉紅腫流血,且X光片看出多處牙齒周圍齒槽骨流失及破壞,檢查即為「青年型牙周病」(Aggressive Periodontitis)(或稱侵襲性牙周病、早期發生牙周病),透過清除細菌、結石等牙周治療,搭配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在過去,耳鳴的發生多半歸咎於生理機能退化,但隨著現代人飲食不均衡,以及運動量不足的情況下,高血壓的發生年齡也逐漸下降,導致青壯年族群也開始出現耳鳴困擾,一開始可能症狀輕微,耳鳴時有時無,如果因此忽略治療,病情一旦惡化將可能導致聽神經受損。   若能將耳鳴的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綜合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再發布最新電子煙嚴重肺病疫情報告,繼上周(9月27日)12人死亡後,最新死亡人數累計至18人,且各州通報病例從805件直接破千,已達1,080人。   美國境內越演越烈電子煙風暴未平,向來主張用電子煙推動戒菸的英國,本周報導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歲趙女士因連日上腹痛,先至診所看診,看了兩三次卻不見效,也沒出現發燒、黃疸等症狀,改赴醫院於門診透過「重點照護式超音波」檢查,確診為典型急性膽石性膽囊炎,當下轉急診並會診外科緊急開刀,才免於因膽囊破裂,引發腹膜炎及敗血症等後患。右上腹壓痛、噁心、想吐及發燒為典型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