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比戴口罩重要! 感染症專家:「摳鼻、揉眼」更易成武漢肺炎漏洞

▲戴口罩、勤洗手是自我防護的重點關鍵。(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確定人傳人,病例更快速爆增,外界擔憂疫情失控,台灣民眾究竟該怎麼保護自己?國內感染症專家強調「戴口罩、勤洗手」是唯一重點,以流感經驗來看,一般外科口罩防護效果就很好,不必搶戴不住的N95;一般人常忽略的是,洗手還比戴口罩來得更重要,因為摳鼻子、揉眼眼更常成為感染的漏洞。

林口長庚感染醫學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景泰表示,目前外界對於引發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還不了解,疫情狀況有點失控,所以需要更加警覺、更加謹慎「越小心越好!」,而自我防護沒有想像中的難,只要確實做到戴口罩、勤洗手。

口罩部分,不少民眾可能疑惑該選哪一種?事實上,醫學相關文獻顯示,一般的外科口罩就有一定的效果,不必捨近求遠,外科口罩防護力也有超過8成以上。

黃景泰說,以醫護人員照顧流感病人的經驗來說,一般外科口罩不會比較差,反倒是在SARS期間爆紅的N95口罩,戴沒幾分鐘就呼吸困難,戴不住等於白戴;且病毒大小不會差很多,重點在於給予物理性屏障,遮住口鼻,並在有汙染可能性時就更換掉。

比戴口罩更重要的是勤洗手,黃景泰強調,只要觸碰任何事物後都該用肥皂洗手,因為醫院實務發現,醫護人員的院內感染,多半不是飛沫,而是肇禍於接觸環境的病人分泌物,加上摳鼻子、揉眼睛等小動作,讓洗手更加重要。

黃景泰提醒,在武漢肺炎疫情傳播的當下,民眾應避免前往疫情地區,且減少前往人潮聚集的公共場所,過年返鄉也要戴好口罩、勤加洗手,做好個人衛生管理。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各醫院擅公布「武漢肺炎疑似案例」 疾管署喊話:由中央統一發言

該搶口罩了?遠離中國返台者? 防武漢肺炎專家教你關鍵重點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持續在全球蔓延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制定「秋冬專案」來防堵。不過,立委林楚茵質疑,桃園機場邊境檢疫是外包給保全,可能因「專業知識」及「防護設備」等因素,造成邊境防疫出現漏洞。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回應說,機場所有工作人的防護裝備都有訂定相關SOP...

閱讀詳情 »

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情在多國捲土重來,台灣也一連好幾天有新增境外移入。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1起實施「秋冬專案」,包含入境者均須附檢驗陰性證明,卻遭台商投書、國民黨痛批「違憲」,另有民眾轟持陰性證明仍免不了檢疫14天,是多此一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直言,「以前外國人都是這樣...

閱讀詳情 »

春夏秋冬,身體的哪個部位容易虛弱? 中醫認為人體是由肝、心、脾、腎、肺這五臟所構成的。這裡的「五臟」,不光是西醫的肝臟和心臟等內臟器官,還包括了「會與人體機能或影響相對應」的概念。 大家一開始可能會覺得不太好理解,但只要想像五臟與自然的關聯,就能漸漸抓到那種感覺。請大家事先了解每個季節容易產生的不適...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案619),自迦納返國。莊人祥表示,案619今年2月至迦納經商,10月下旬曾接觸確診個案,因有返臺探親需求,11月4日於當地進行採檢,11月5日檢出陽性確診。個案原於自宅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