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水腦症免開腦 腰椎引流手術預後佳

治療水腦症免開腦 腰椎引流手術預後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中長者是否開始出現記憶力變差、認知或行為功能異常、走路不穩,甚至尿失禁等症狀?要小心!可能是腦室內脊髓液無法平衡,引起顱內腦脊髓液增加,所導致的「常壓性水腦症」。醫師表示,若是不治療,症狀恐會日益嚴重,除了失去自我照顧能力外,也會提高家庭經濟負擔,目前可透過手術減緩症狀,且恢復成效顯著。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郭律廷說明,水腦症一般分為「阻塞性水腦症」及「交通性水腦症」,前者為腦脊髓液因腫瘤或出血阻塞,引起的腦脊髓液過多;後者則起因於腦脊髓液產生太多或者回收不良,包含了一群稱為「常壓性水腦症」的病患,常伴隨步態不穩、認知異常、尿失禁等症狀,好發於65歲以上老年人,診斷主要靠臨床症狀、電腦斷層掃描或是核磁共振攝影輔助,為避免誤診為巴金森氏症或阿茲海默症,必須透過精密檢查來確診;郭律廷醫師提醒,若民眾發現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郭律廷醫師表示,由於藥物治療成效不佳,常壓性水腦症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傳統腦室腹腔引流手術,雖有健保給付固定壓力引流管,但有些患者手術後卻不見效果,需多次開刀,增加腦部手術感染及腦出血風險;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目前已有「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從腰椎第3~5節後側,將細引流管放入腰椎脊髓腔,將過多腦脊髓液引流至腹腔,免除腦部開刀風險,傷口小、可體外調節壓力,避免多次手術。郭律廷醫師補充,手術前需與專業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以台大醫院為例,院內進行腹腔引流手術時,會與一般外科醫師會診,並採用單孔腹腔鏡手術,只需在肚臍下開1cm的切口,使用腹腔鏡目視導管穿入腹腔,就能將導管末端引導至骨盆腔,達到完整引流效果,也可確保病患得到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關於水腦症體外引流之論文,郭律廷醫師與雲科大合作,集結台大神經外科腦出血併發腦室內出血的資料,成功找出有效預測急性水腦症是否需要長期置入腦室腹腔引流管的相關因子,相關研究已在國際會議上發表,並投稿國際期刊修訂中,期望未來對於臨床治療給予很大的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883

相關推薦

減肥是一種生活方式。當你擁有這種生活方式的時候,如何合理安排1天的飲食呢?快來看看科學家的最新瘦身研究吧,把它們應用到你每一天的生活當中,你就能讓減肥這件事,變得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簡單。 早餐前喝咖啡 美國納什維爾州范德比爾特大學研究發現,在早餐前30分鐘喝一杯咖啡可以有效地控制食慾,讓你只吃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糖化血色素就是血糖附著在血色素上,這時如果血液中葡萄糖越多,被糖化的血色素比例就會越高;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謝芳傑指出,正常血糖中,因為紅血球壽命可達120天,因此糖化血色素比例應為6%以下。臨床上,1名30歲男性健康檢查中被發現空腹血糖130mg/d...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近年來,國人末期腎病之發生率雖稍有下降之趨勢,但整體盛行率仍是世界第一,成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曾進忠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末期腎病患者死亡的主因,估計約有40%的透析病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而造成慢性腎病患者併發心血管疾病之原因則以動脈鈣化為最重要。末期腎衰竭病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一名八旬蔡姓婦女不明腹痛超過十五年,時好時壞,到處就醫也查不出異常,直到至台中慈濟醫院檢查,才發現他罹患疝氣中罕見的「閉孔疝氣」,經腹腔鏡手術修補兩側缺損閉孔後,才解決纏身十五年的腹痛問題。蔡姓婦女今年腹部疼痛發作頻率突然增加,七月初狀況加劇,感到嘔吐、噁心、腹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