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活在當下 鼓勵小腦萎縮症患者走出自己人生

活在當下 鼓勵小腦萎縮症患者走出自己人生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小腦萎縮症屬於家庭遺傳的疾病,主要是因小腦功能不佳引起緩慢漸進性的共濟失調,初期患者會出現協調功能不良等現象,中期開始就會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等,目前想要有效預防繼續遺傳,最佳的方式就是透過產前篩檢,堵絕疾病發生。
臨床上,1名罹患小腦萎縮症的46歲張哲森,14年前就確診罹病,因過去就了解家人有類似病症出現,直到身為廚師的他發現手漸漸無法準確握刀,就已心裡有數,發病後不願拖累妻子因此離婚,加上肢體退化面臨失業,僅能依賴身障補助度日,不但把自己封閉起來,還一度輕生。
經過急救過後,張哲森看到身邊仍有年僅6歲和8歲的兒女,才驚覺要勇敢面對生命,因緣際故加入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因此決定以親身經歷鼓勵且幫助更多人認識疾病,從101年開始就在各校擔任生命宣導導師,透過協會舉辦的宣導活動,以紀錄片方式和學生互動,讓觀眾了解患者的心路歷程,希望能鼓勵更多患者勇敢面對生命的挑戰。
小腦萎縮症是罕見疾病一種,遺傳機率高達50%以上,到了後期恐就需要人24小時的長期照護,對於患者和家人都是長期的艱苦歷程,也因此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從91年開始舉辦將近一千多場的宣導活動,就是希望社會大眾能共襄盛舉了解疾病的認識,一起勇敢鼓勵患者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92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眼球結膜下出血雖然肉眼可見,看來怵目驚心,但其實是小問題眼球內出血則可能已嚴重出血,外觀仍正常無異,患者本身也沒有疼痛感,卻會影響眼睛視力。隨著老化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盛行,也增加中老年人發生眼出血的機率。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吳仁斌表示,若非外力撞擊或外傷引起的眼出血,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5歲L小姐,於105年診斷出乳癌,在積極配合化學和標靶治療,一年後腫瘤得到良好的控制,生活又逐漸回到了軌道。然而,這兩星期卻開始出現爬樓梯氣促以及心悸,在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追蹤下發現,其血壓過高且心臟功能下降,經衛教病人採低鹽飲食,血壓控制以及心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由於中國大陸或日本等地,都有傳出新冠肺炎「復陽」,或原本檢驗陰性突然出現症狀再檢陽性病例,因此台灣中央流行病情指揮中心,將台灣病人解隔離的標準,從連續2次採檢陰性,改成3次採檢陰性。但昨(14)日中央研究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呼籲,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最多住院14天就應該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社區流行的警戒線是每週20例本土案例。」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12日表示,台灣有3次超出警戒線,第一波是白牌車司機的群聚感染,第二波是院內感染,最後一波是中研院群聚感染,都沒有演變成社區流行,顯示台灣防疫得宜,清明節連假應也能守成。新冠肺炎世界大流行 台灣傳播風險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