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減肥停滯期少吃多動都沒用?其實因為妳「發炎」! 好的脂肪能防止發炎,但如何辨別好與壞脂肪呢?

TEXT/Bella.tw儂儂 PHOTO/http://lifehacker.com/10-simple-ways-to-eat-healthier-without-thinking-1785610488

減肥同胞們,一定都遇過體重不上不下的停滯期,這時候無論是吃得更少或動得更多都沒有用,隨之而來的挫折感讓我們的減肥計畫崩壞,一回神,竟然又半夜坐在沙發上吃冰淇淋。很少人考慮到,一直無法減重成功其實和「慢性發炎」息息相關!

 減肥停滯期少吃多動都沒用?其實因為妳「發炎」! 好的脂肪能防止發炎,但如何辨別好與壞脂肪呢?

發炎與肥胖是惡性循環

美國營養師與臨床教授Steven Masle和Jonny Bowden最近出的書《聰明的脂肪》便是討論這項主題的實用之作,書中講到,慢性發炎和急性發炎完全不一樣,通常是比較沒有痛覺的,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視,但卻會造成老化、癌症與肥胖等嚴重問題。

只要身體某處發炎了,就會影響用來燃燒脂肪的粒線體,粒線體一旦失效,就會開始胖起來,而肥胖細胞又會製造致炎性細胞激素,讓發炎更容易發生,是個很可怕的惡性循環。

 減肥停滯期少吃多動都沒用?其實因為妳「發炎」! 好的脂肪能防止發炎,但如何辨別好與壞脂肪呢?

吃對抗炎食物,才能對抗慢性發炎

《聰明的脂肪》寫到,想要身體健康、瘦身成功,一定要考慮均衡飲食的重要,而「好的脂肪」就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在此要討論的脂肪是多元不飽和脂肪的兩種:Omega-3和Omega-6。 Omega-3有抗炎的效用,對人的身體有益,而Omega-6則多存在垃圾食物中,多吃有害。不過Omega-6本身並沒有好壞,只是若是攝取過多,會有嚴重後果。理想的飲食應該是Omega-3 : Omega-6 = 1 : 1,但一般人的飲食統計下來,通常是1 : 16,如此失衡的差距,難怪現代人身體一堆病痛,久治不癒。

 減肥停滯期少吃多動都沒用?其實因為妳「發炎」! 好的脂肪能防止發炎,但如何辨別好與壞脂肪呢?

什麼是好脂肪,什麼是壞脂肪?

《聰明的脂肪》將脂肪分為三種:聰明的好脂肪、壞的脂肪與中性的脂肪。

聰明好脂肪包括:橄欖油、酪梨、大部分堅果與種子、魚油、椰子油等等,壞的脂肪則包括反式脂肪(多見於垃圾食物)、蔬菜油(蔬菜油不是用蔬菜做的,而是從穀物而來)、受激素與化學生長影響的動物油,以及Omega-6含量高的食物。

而中性的脂肪代表吃或不吃都沒什麼差,包括某些(乾淨的)飽和脂肪──例如棕櫚油,或草飼及有機飼養的動物蛋白質裡天然蘊含的脂肪,如牛肉、豬油、奶油、優酪、牛奶、乳脂和乳酪等。

 減肥停滯期少吃多動都沒用?其實因為妳「發炎」! 好的脂肪能防止發炎,但如何辨別好與壞脂肪呢?

有了正確脂肪攝取觀念,就能安排健康的飲食!

有了初步正確的脂肪攝取觀念後,就能無痛安排健康飲食,增進健康與美貌,並在減肥路上助自己一臂之力了。

大家應該有觀察到,我們平常最喜歡吃的食物,通常都和中性脂肪有關。建立在這想法上,以此調整安排攝取Omega-3和Omega-6的比例,就能輕鬆改善體質,容光煥發!

 減肥停滯期少吃多動都沒用?其實因為妳「發炎」! 好的脂肪能防止發炎,但如何辨別好與壞脂肪呢?

關於各種食物與脂肪的詳細知識,以及餐點打造計畫,就請大家自己去翻閱《聰明的脂肪》一書吧!

 減肥停滯期少吃多動都沒用?其實因為妳「發炎」! 好的脂肪能防止發炎,但如何辨別好與壞脂肪呢?

【本文由Bella.tw儂儂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美魔女養身飲食術,鄭家榆年過40素顏仍不見時間留下痕跡

運動好痛苦!5個建議讓妳發自內心的前往鍛鍊之路

節食?難怪你瘦不下來!營養師教妳這樣做,「吃」回理想體重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年政府大力推廣廢棄藥品回收,防止藥物造成環境汙染。奇美醫學中心從藥物回收中發現,有來自南部地區各大醫院及診所領取的藥品,大部分藥物為慢性病用藥,其中又以三高藥物:血糖、血脂與血壓藥物為大宗。根據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9月份的藥品回收量統計,便高達283.3公斤。民眾領了...

閱讀詳情 »

好油脂的吸收攝取,是保有健康活力的不二法門,時下流行的名人抗老凍齡秘訣大公開,教您輕輕鬆鬆攝取好油且不會發胖。首先告訴您,身體油脂的效用 ◆油脂的生理功能 形成細胞膜構造 細胞膜是細胞的守門人,負責吸收營養、排出老舊廢物、防止細菌病毒的入侵、傳遞細胞與細胞間的資訊。油脂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好的油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20歲女性騎機車時,不慎被路邊汽車打開車門相撞,造成右腳掌蹠骨開放性骨折合併肌腱受傷,當場腳板被車門砍斷,骨頭外露,所幸緊急就醫,接受手術治療後,術後恢復良好,不須截肢;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林宗志指出,像是這種高衝擊力,且混合砂石等高汙染傷口的開放性骨折或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0歲的陳先生工作需長時間使用電腦,加上長期習慣躺在床上看書,二年前莫名開始出現上肩胛疼痛,原以為只是單純痠痛,直到去年左上臂發麻往下至左手大拇指及食指,最後麻痛感延伸至右手及腰部,就近至鄰近醫院就診,醫師判定為肌肉痠痛,並開立肌肉鬆弛劑及止痛藥,但服用後症狀卻不見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