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準媽媽必看!3大原則,挑對孕期葉黃素.強化胎兒腦力與視力...

全家人的營養由媽媽把關

3大原則挑對孕期葉黃素.強化胎兒腦力與視力

文.整理/游資芸 採訪諮詢/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謝明哲

葉黃素在保護人體腦部、眼睛和心臟功能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女性懷孕後更要加強補充!可選擇具黃金比例的游離型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以及可信賴的產品來源,提供母體足夠的營養,幫助胎兒生長發育。

準媽媽必看!3大原則,挑對孕期葉黃素.強化胎兒腦力與視力...

媽媽在孕期或產後坐月子時,常因為身體因素不便出門,用看平板電腦、滑手機打發時間,但是,這些3C產品看久了,總是感覺眼睛好痠澀、疲勞,該怎麼辦呢?

 

保護眼睛與腦部的葉黃素

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謝明哲表示,眼睛接觸太多電視、電腦、手機、平板等具有輻射光源的螢幕,以及太陽光紫外線,可能會引起白內障、老花眼、近視眼、亂視、飛蚊症、視網膜剝離、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症,要特別注意!而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是存在於眼睛的抗氧化物質,能吸收藍光及對抗輻射光源所產生的自由基,保護眼角膜、水晶體和視網膜不受傷害,可延緩視力衰退和老化病變的速度。

準媽媽必看!3大原則,挑對孕期葉黃素.強化胎兒腦力與視力...

此外,謝明哲教授指出,許多科學研究發現,葉黃素不僅存在於眼部,整個神經幹道延伸至腦部,都有葉黃素的分布,身體擁有足夠的葉黃素,不只對眼睛有益,也能活化腦部思緒,增強認知力。

因此,適時攝取葉黃素非常重要!不但能補充黃斑部所需要的色素,也可吸收藍光、保護眼睛,並具有抗氧功能,同時照顧腦部和心臟的健康。

 

孕期葉黃素一人吃兩人補

對孕媽咪來說,除了母體需要葉黃素之外,腹中胎兒也有高度需求,因為葉黃素是胎兒大腦最主要的類胡蘿蔔素,孕期可加強攝取。謝明哲教授認為,懷孕後就要開始補充葉黃素,此時胎兒正快速發育,更要給予成長所需要的營養。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飲食中,菠菜、甘藍菜、玉米及綠花椰菜等皆為富含葉黃素的食物,每天葉黃素需求量約6至10毫克。然而,孕媽咪需要提供養分給胎兒,單純從天然食物獲取葉黃素可能不夠,可額外補充葉黃素營養品,以達每日需求量。謝明哲教授提醒,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建議飯後食用,較能被身體吸收利用。

 

挑選葉黃素注意3大原則

市面上的葉黃素保健營養品非常多,孕媽咪如何選擇呢?謝明哲教授表示,挑選葉黃素產品可參照以下3大原則:

準媽媽必看!3大原則,挑對孕期葉黃素.強化胎兒腦力與視力...

 

原則1:確認葉黃素分子型態

坊間葉黃素多萃取自金盞花,依據不同的萃取方式,分為「游離型」和「酯化型」兩種。游離型葉黃素經過水解的製程,所以分子較小,在人體實驗中,吸收率較酯化型葉黃素高了17%,且在動物實驗中,吸收率則為酯化型的5倍。反之,酯化型葉黃素的分子較大,需要去脂化後才能吸收。因此,孕媽咪可選擇游離型葉黃素,身體會較好吸收。

 

原則2:注意成分的黃金比例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眼科研究所研究指出,游離型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保持10:2的黃金比例,可充分發揮護眼的效果,建議成人每天可攝取10毫克游離型葉黃素,以及2毫克玉米黃素來保養眼睛。

 

原則3:有無值得信賴的證明

謝明哲教授建議,購買葉黃素前要更深入地了解成分、製造商和原料來源,並確認是否有國際大廠授權、專業認證、臨床實驗和檢驗合格報告等公開資訊,選購前多一份細心,食用時也能多一份安心。

 

準媽媽必看!3大原則,挑對孕期葉黃素.強化胎兒腦力與視力...

※原文刊載於2019年9月號《媽媽寶寶》391期。

※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孕期選擇魚油與益生菌.把握3原則與注意事項

胎兒成長發育,3大營養素不容忽視!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導致台灣0本土破功的長榮航空紐籍機師,執勤不戴口罩,事後染疫又不配合疫調,成為全民公敵,也引爆對航空公司爭取到縮短檢疫天數的「方便」後,管理卻變「隨便」的追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找來民航局以及航空公司補破網,除將對航空公司進行處罰之外,也要全面檢討現行飛...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紐籍機師執勤不戴口罩,確診後又不配合疫調,讓國內0本土案例破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公布遭機師傳染的案771接觸者最新檢驗結果,需要檢驗的173名接觸者中,170人為陰性,還剩3人檢驗中。 陳時中指出,案771匡列接觸者中,需要檢驗者共...

閱讀詳情 »

▲大腸癌多年來高居國人最大威脅癌症之首,腸癌專家提醒,手術後輔助性化療角色不可少。(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呂怡潔/台北報導 大腸癌已經連續12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最新一年就有超過1萬6千餘人被宣告接下來的人生得與腸癌同行,但大腸癌不是手術一刀切除就完事了!全因大腸癌易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仍有約2成的肝癌,並非由B型肝炎、C型肝炎所引起,而是脂肪肝惹的禍。國健署今(23)日進一步引用瑞典最新研究示警,脂肪肝患者的死亡風險相較沒脂肪肝者增加1倍,且死亡風險隨疾病嚴重程度而增加,一定要從平時的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來預防脂肪肝。 脂肪肝的主要造成原因,包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