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何日漸消瘦? 小心骨髓纖維化上身

為何日漸消瘦? 小心骨髓纖維化上身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骨髓纖維化的症狀不典型,經常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患者難以自覺,通常都需經過幾個月的各科游蕩,最後才會轉到血液腫瘤科作確診,要早期診斷相當不容易!」高雄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余明生提起骨髓纖維化疾病,心生感嘆。骨髓纖維化因屬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較常發生的疾病,因此在榮民伯伯聚集較多的高雄區域,案例並不少見。診間曾有位70歲的阿公,長期感到左腹部疼痛,生活規律卻時常一到中午就覺得疲勞,原先以為是身體老化造成,直到家人發現阿公日漸消瘦,建議至醫院詳細檢查後,才發現血液數值異常,而轉診到血液腫瘤科。

醫籲:疲勞、貧血等症狀非正常老化 應至醫院詳細檢查

若從國內的統計資料來看,約每十萬人就有一個病例,余明生主任推估台灣每年至少約有100例新增病例,「患者因為早期症狀如貧血、皮膚癢、食慾不振而體重減輕等不明顯症狀與其他老人病相類似,容易被輕忽,通常都是到了脾臟腫大後才驚覺有異,轉診到血液腫瘤科進一步檢查。」

余明生主任說,脾臟腫大是骨髓纖維化最典型的症狀,一般脾臟約為一個巴掌寬,通常是沒辦法摸到這個器官,然而有些患者的脾臟會大到超過肚臍中線,這時患者可能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食慾不振、貧血等不舒服症狀,若再延遲就醫,嚴重的話,少部分患者可能會發展為急性白血病,治療上更加困難。

口服藥物有效縮減脾臟體積 減緩貧血、食慾不症等症狀

以往治療骨髓纖維化的主要方式為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是並非每位患者都適合,很多病人年紀過高或者同時有其他身體疾病,無法接受幹細胞移植。目前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今患者已可以透過口服藥物治療,余明生主任表示,根據為期5年的大型臨床試驗中,證實口服標靶藥物能降低死亡風險達65%,且超過6成的受試者有效縮減脾臟體積達35%以上,也改善患者貧血、腹部不適等症狀。

余明生主任建議患者可透過「骨髓纖維化自我檢測量表」幫助記錄骨髓纖維化的十大症狀,包括疲勞、早飽(吃東西很快就飽了)、腹痛、盜汗、體重下降、皮膚搔癢、發燒(身體熱熱的)、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骨頭疼痛等,余明生主任表示,這些症狀並不需要每個都出現,只要出現一兩個,且長期未改善,就要高度懷疑可能是骨髓纖維化作祟,儘早到血液科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

骨髓纖維化衛教巡迴策展 提醒民眾常見十大症狀

為讓更多民眾了解骨髓纖維化疾病資訊,髓緣之友協會攜手高雄榮民總醫院及台灣諾華,於10/19(四)至11/1(三)舉辦《別把一切正常化 小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衛教巡迴策展,透過活動與吸睛的裝置藝術,傳遞疾病相關資訊,以此提醒民眾在發現上述症狀且長期未改善時,不要逃避,也不輕信偏方,儘早請教醫師或到血液腫瘤科做詳細檢查。(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4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幾年空氣品質惡化,臨床上,慢性阻塞性肺患者就診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又以60至70歲男性居多;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長宏指出,主要是因抽菸或吸入其他有害微粒與氣體,引發肺臟及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尤其高濃度的PM2.5更容易使病情加劇,患者會出現咳嗽、多痰、易喘等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九合一選舉合併公投好不容易落幕,但卻有不少民眾因為選舉結果,心情大受影響,甚至因此影響到睡眠;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指出,選舉前後,臨床上,就有不少民眾因睡眠障礙就醫看診,也有部分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因此影響病情,其實要遠離選後症候群,最好的方式還是從平時生活習慣改變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近來氣溫冷颼颼,在冷天大啖美食是最舒適的享受,許多人不免將過多的熱量吃下肚,又後悔不已。為了解決這項困擾,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發布一份新聞稿指出,「在冬天運動能燃燒更多卡路里,女性效果尤佳」,引起媒體爭相報導,奉為脂肪救星。事實上,天冷時身體的確需要消耗更多的熱...

閱讀詳情 »

「多吃魚才會變聰明」,不少媽媽為了幫孩子補腦,經常會給孩子吃許多魚料理,像是鮭魚、鮪魚等,因為魚類富含能強化大腦記憶力的Omega-3脂肪酸,而其中DHA對人體的益處最多。雖然,研究發現吃魚變聰明係金ㄟ,但是魚類體內的DHA其實是來自牠們食用的藻類,尤其從藻類萃取含有DHA的藻油,其中DHA一般來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