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即將到來,各位爸爸們是否覺得真正的快樂與幸福其實是照顧孩子的時刻?根據2019年2月刊登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報》的研究指出,相較於母親照顧孩子時,父親擁有更多的幸福感!
該研究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學者所進行,將共計超過1萬8千人的資料進行快樂、幸福感、憂鬱症狀、心理滿足感和壓力的情緒分析,探討父親或母親是否從父母的角色中獲得更大的快樂。結果發現,「父親」角色與較多的幸福感有關,與同年齡無孩子的男性相較,「父親」呈現較少的憂鬱症狀,且較滿意自己的生活及與他人的連結;然而女性方面與無孩子的女性相較,「母親」產生更多的憂鬱症狀。
研究結果亦顯示,不同性別的快樂感受與照顧孩子有關聯,男性在照顧子女時更快樂,且男性在與孩子平日的互動所呈現的幸福感高於女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表示,正向的情緒和親子連結可以預測照顧者的幸福感。
上述研究對少子女化的台灣特別有意義,雖然父親參與照顧子女的比例越來越高,但和孩子的相處,普遍上父親多以從事遊戲和休閒活動為主,照顧上仍以母親承擔較多的工作和責任,因而生養小孩對於男性可增加幸福感,女性(特別是職業婦女)則感覺到較少的快樂和較多的罪惡感。建議家長在照顧孩子的同時,可營造遊戲和休閒的氣氛,增加正向感受與親子的連結,當父母和子女玩樂及互動變多,作為父母的快樂和幸福感自然也會提升。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無論是教或養上,通常在照顧子女時,像是孩子的飲食、生活作息、學校作業等,大部分女性承擔的幾乎都是「必須」或「不得不」要做的事項,而帶孩子出遊、做運動、逛大賣場,這時父親的角色才會出現。
研究顯示,男性照顧的時間較短,「要求」成分較低,從事分擔的項目自然會提升幸福感,而女性則常常因為時間不夠用,常產生壓力及負面情緒,建議女性特別是職業婦女,可和先生討論商量,在「輪流」、「分享」、「分擔」的照顧過程,另一伴也更能體會教養孩子的樂趣及辛苦,平日即建立可尋求協助的親友及鄰居的口袋名單,或找相近年齡孩童的家長共組照顧網絡相互支援。
同時在工作和教養孩子之餘,留有自己的時間,即便是1星期的某天晚上,或是每天1個小時,從事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聽歌、追劇、玩遊戲等,媽媽自己轉換情緒後可增添照顧孩子的品質及幸福感。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甲亢風暴!心悸 喘不過氣 奪命一瞬間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32歲的邱小姐平時會心悸,手抖非常嚴重。某晚深夜與先生起爭執,突然間喘不過氣來,開始過度換氣被送往急診室。先用藥物控制穩定後,醫師發現邱小姐脖子浮腫,提醒要回門診檢查,但她因家務繁忙忘了。半年間,邱小姐經常夜間失眠,且心臟跳得特別用力、特別快、甚至出現不規律,某夜因感覺...
閱讀詳情 »心臟出現問題才檢查 時機太晚恐怕來不及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心臟從胎兒時期形成後,就不斷跳動到生命結束,數10年來不間斷跳動,心臟若發生問題,換心機率微乎其微,如果突然發生心肌梗塞未即時搶救,恐怕出現後果不堪設想,唯有定期檢查,確定心臟健康狀況,才能接受治療與改變生活方式,維持心臟健康,把相關疾病風險降至最低。 ...
閱讀詳情 »孩子咳嗽非藥不可? 專家提供用藥與非藥物緩解指南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入秋之後,早晚溫差變化大,以致許多小朋友感冒、發燒、咳嗽,近日兒科診所前大排長龍。藥師提醒,咳嗽是正常的生理防禦機制,但如果小朋友咳嗽超過2周,就要趕快就醫,多喝溫水或雞湯可舒緩喉痛不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師陳品君表示,大多數普通感冒(病毒...
閱讀詳情 »具核酸桿菌恐增腸癌發生率 研究:刷牙可預防大腸癌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口腔中常見的具核酸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很可能增加腸癌發生機率。人體腸道擁有數千種細菌,但具核酸桿菌在腸道並不常見,研判很可能是口腔有傷口時,細菌藉機侵入血管,藉著血流抵達腸道,增加癌症發生機率。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