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牙齦起膿包、刷牙流血不理會…當心整顆牙脫落無法救!

牙齦起膿包 刷牙流血不理會…當心整顆牙脫落無法救!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專案組  圖片設計/Kato


你是否曾有牙齦痛的問題?其實,健康牙齦會呈現粉紅色、緊緻,倘若牙齦正在發炎,會出現發紅及腫脹的樣貌。而發炎原因有分很多種,包含口腔內有牙菌膜、口腔潰瘍、牙齦磨損、生活習慣不良,或糖尿病等相關疾病,都是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別留意細節。

牙齦變色、刷牙出血及口臭是「牙齦炎」最常見的症狀,治療後能完全康復。而牙周炎是牙齦炎惡化的結果,會破壞牙齦、牙周膜、牙骨質及牙槽骨等組織。另外,牙齦腫痛、起膿包、萎縮,牙齒變長及鬆動移位,甚至自行掉落等是牙周炎常見症狀,在治療後常有牙齦退縮及牙縫變大的情形。

根據統計,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罹患率高達90%以上,屬於慢性免疫發炎疾病。因為牙齒上的牙菌斑細菌產生毒素,刺激牙齦使牙齦變紅、痛、腫,且刷牙時容易流血,進而造成牙周病,嚴重牙周病最後會造成牙齒脫落。

對抗牙齒問題及口腔疾病,日常清潔可要做足!

現在手搖飲料店隨處可見,人手一杯含糖茶,若不注重口腔清潔,長久下來牙齒處於酸性環境,容易讓牙齒表面脫鈣,外觀會呈現白色斑塊,嚴重時表面會變得粗糙不平,這時牙齒外層的琺瑯質已被破壞,得到牙周病及蛀牙機率相對大增,不可不慎,因此再造琺瑯質、重建琺瑯層才是預防牙周病及蛀牙上身的重點。

要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不是隨便拿牙刷用力刷兩下,除了注重牙線與牙刷使用外,更重要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清潔用品。許多人會等到牙齦已出現狀況,才開始使用護齦型牙膏,但其實選擇成分含有多元配方如乳鐵蛋白、玻尿酸、金盞花、金縷梅與螺旋藻等草本精華的護齦牙膏,可幫助減少牙齦出血、預防牙齦炎等發生率。

「琺瑯質」被磨耗後不會逆轉,牙表面容易出現凹洞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發現牙齒會痠、牙面看起來變黃、有點透明,代表牙齒的琺瑯質逐漸受損。一旦琺瑯質受損,就無法再生,牙齒會變得容易脆裂,細菌從縫隙侵入牙齒結構並大量繁衍,會逐漸衍生蛀牙、敏感痠痛、刷牙出血、口臭、咀嚼無力、牙齒搖晃、牙齦萎縮等各種牙齒問題。

這時在選擇牙膏時,可挑選含有microrepair®(琺瑯質活性奈米微粒晶體)成分,可再造琺瑯質、重建琺瑯層。此外,琺瑯質微粒會釋放出「鋅離子」,鋅離子具有「抗菌」和「抗腐」的功能,對抑菌、去除牙菌斑、牙結石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多元配方成分的產品後,牙周問題嚴重者可能會先出現好轉反應,例如起腫包、牙齒痠痛、白色絲塊狀皮屑,以及牙齦出血更多的狀況,則屬於新陳代謝逐漸康復前的現象。

專家也建議,可先使用抗菌型牙膏清潔牙齒後,再用護齦加強型或抗敏加強型配方產品塗抹於牙齒,等待十分多鐘後再漱口吐出。也提醒民眾,想要避免牙周病,最好的方法除了每天正確使用牙刷與牙線,維持良好的清潔習慣,選擇具有再造琺瑯質及重建琺瑯層功效的牙膏,可有效避免牙菌斑長期附著在牙齒上,增加罹患牙周病風險。


【延伸閱讀】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台灣疫情趨緩,目前採2級管制,餐廳也開放內用。而知名火鍋業者小蒙牛昨推出打疫苗享優惠的折扣活動,不料卻被大批網友批評,根本是低能行銷活動,更有網友直言「這是歧視還沒打疫苗的人嗎?」而今小蒙牛緊急出面止血,更改活動為出示「預約疫苗意願登記畫面」就可享有9折優惠。全台疫情趨緩,雙北市也在8/3允許餐廳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尿急憋不住、護墊不離身,年紀輕輕就擺脫不了「漏尿人生」是怎麼了?一名36歲的女性,多年前就開始有擾人的下泌尿道症狀,不但20分鐘左右就要跑廁所一次,甚至有無法憋尿的困擾,有時人還未走到馬桶就「漏」了,不得不時時刻刻使用護墊來避免褲子溼透。泌尿科醫師提醒,膀胱過動症不僅...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趨緩,疫苗覆蓋率也突破34%,比總統蔡英文預設在7月底達到25%的覆蓋率目標高出不少,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也表示,目前第5輪是打莫德納,第6輪施打高端,截至昨天下午5時為止,已有超過百萬人意願登記選高端。目前台灣第5輪疫苗預約開放接種,估計約有51.9萬人符合資格。昨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

閱讀詳情 »

疫情降至二級警戒,符合「防疫指引」的各行業、場所可恢復活動,餐飲內用限制也鬆綁。目前疫苗施打覆蓋率尚待提升的情況,再加上美國CDC今年將氣溶膠列為傳染途徑,許多民眾擔憂鬆綁措施,會增加群聚風險,可能使疫情再次升溫。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要避免密閉空間氣溶膠傳染,「只要注意房間的通風性」,民眾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