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0分鐘跑一次廁所! 無法憋尿?當心「漏尿人生」健康警訊來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尿急憋不住、護墊不離身,年紀輕輕就擺脫不了「漏尿人生」是怎麼了?一名36歲的女性,多年前就開始有擾人的下泌尿道症狀,不但20分鐘左右就要跑廁所一次,甚至有無法憋尿的困擾,有時人還未走到馬桶就「漏」了,不得不時時刻刻使用護墊來避免褲子溼透。泌尿科醫師提醒,膀胱過動症不僅會造成生活品質的影響,也會導致身體健康傷害,得儘速接受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表示,膀胱過動症在臨床上是相當常見的,無論任何年齡或是性別都有可能發生。而要診斷膀胱過動症,病人需要有急尿、合併頻尿和夜尿,或者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狀,前提是找不到其他可以說明的原因,便可以診斷為膀胱過動症。

以該名女子為例,之前已經服用過一段時間的藥物,甚至使用多種且合併不同類型的藥物也無法改善症狀,進一步尿路動力學檢查發現,膀胱容量很小,且有膀胱不自主收縮,評估之下改採肉毒桿菌素膀胱內注射治療,症狀才改善了許多。

林才揚指出,根據流行病研究,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16.6%,當中男性是16%,女性是17%,且會隨著年紀的上升而增加。不過只有13%的人會因為這些症狀尋求醫師的協助。

臨床統計,膀胱過動症的成因可分為:不明原因、神經性因(如:腦血管病變、老人癡呆、顱內疾病、巴金森氏症、薦髓上之脊髓損傷、糖尿病等)、肌肉性因(如:攝護腺肥大後所導致等)。

林才揚強調,膀胱過動的病人幾乎都會造成生活品質變差,而且會有更多的焦慮、憂鬱相關症狀以及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研究結果顯示,過動症狀越嚴重者在症狀困擾指數較嚴重、工作生產力明顯下降、憂鬱症狀較普遍、性生活滿意度較差。甚至年紀較大的病人也會因為常跑廁所造成更多外傷及骨折的發生。

治療方面,林才揚指出,對於保守治療及藥物治療無效的膀胱過動症病人,可考慮進一步手術治療,有時單一療法效果不好,也可合併多種治療方式,但儘速接受治療是必要的,治療的方法可以從最非侵入性的介入,以最方便簡單的模式來達到治療的效果。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預防骨鬆吃高麗菜就行? 食藥署闢謠!病人補鈣首選食物其實是它

本土疫情攪局恐害癌症死亡率上升! 全台癌症篩檢量掉1成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最近不少颱風、豪雨來襲,若淹水過後,更要留心環境清潔,以免爆發其他疫情!疾病管制署提醒積水退去後應注意4點防疫工作,儘速清理環境積水、留心環境消毒,飲食、飲水應煮沸、煮熟後再食用,才能避免染病風險喔。  最近颱風、豪雨頻傳,若低窪地有積水狀況時,應特別留意災後防疫工作!根據疾管署資料指出,災後防疫有...

閱讀詳情 »

▲年紀大了無法控制小便可不是小毛病。(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紀大了,無法控制小便千萬別輕忽。一名72歲男子常有排尿不順的感覺,且一直飽受夜尿、頻尿的困擾,但自認為「老了、這樣很正常」竟忍耐2、3年都沒有檢查,直到突然全身虛弱無力、完全尿不出來,甚至意識不清...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被不少青少年視為潮品的電子煙,竟恐成濫用大麻的原凶之一?原來根據「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最新研究指出,使用過電子煙的青少年,吸食大麻的機率是沒用過青少年的3.5倍。董氏基金會跟醫師都強調政府應修法禁...

閱讀詳情 »

▲肺癌治療常遭遇抗藥性以及腦轉移的瓶頸。(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46歲的陳女士,5年前接獲新工作,為了保持最佳狀態上工,決定治療長久以來的睡眠打鼾問題,沒想到卻意外發現兩側肺部各有1.8公分及1.3公分大腫瘤,確診為晚期EGFR基因突變型肺腺癌,靠合併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