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生物製劑精準治療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品質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品質

圖說:郭孝齡醫師提醒患者只要遵守醫囑,不亂停藥,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記者孟倩玉報導) 家住三峽山區的60歲王奶奶最近常常容易感到疲倦、胃口不好,手指關節處出現輕微疼痛,連騎機車催油門都有困難。鄰居介紹到國術館推拿無效,後來到醫院檢查是退化性關節炎造成,但吃藥治療後病情都沒有改善。之後手部關節腫脹疼痛更加惡化,不但刷牙困難,嚴重時甚至無法穿衣服、拿零錢買菜,而且容易跌倒,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二年下來體重更暴瘦10公斤,最後輾轉轉診到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發現王奶奶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長達四年,經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病情獲得大幅改善。

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多樣複雜 誤診恐延誤黃金治療期

 收治個案的恩主公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郭孝齡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全身的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初期診斷不易,常見症狀為疲倦感、全身痠痛及食慾不振,進而造成患者體重下滑,案例中的王奶奶才會暴瘦10公斤,若無妥善治療,會逐漸發展為多關節發炎及腫脹。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多樣複雜,包括乾眼症、乾燥症、貧血、頭痛、間質性肺炎、胃食道逆流或骨質疏鬆等等,患者經常會因上述症狀就醫治療,但病情卻無法有效改善。門診中就曾有男性患者因嘴巴、眼睛和鼻子很乾,風一吹就不舒服,到耳鼻喉科或眼科治療都沒有改善,輾轉到風濕免疫科檢查,經詳細問診,患者主述膝蓋會痛、不能蹲,但是因症狀不顯著,所以認為無相關,醫師發現患者手部有點腫,經抽血檢查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指數超標,最後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郭孝齡醫師說,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40~50歲的中年女性,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五倍,95%的患者好發部位容易出現在手指間關節及手腕,且多為對稱性關節的疼痛,若未能及時治療,會造成關節破壞,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目前疾病的診斷會參考2010年歐美風濕病學會的建議,評估患者關節腫痛的數量及位置,並抽血測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Anti-CCP抗體(抗-環瓜氨酸抗體)來做綜合判斷。

用藥需「快、狠、準」 生物製劑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郭孝齡醫師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關節一旦被破壞就無法復原,要達到「快、狠、準」的目標:「快」就是發現時要趕快治療,「狠」是盡快使用藥物緩解惡化,而「準」就是精準選對藥物,醫師會依照患者個別情況配置用藥,希望讓患者獲得緩解或是達到低疾病活動度。

目前藥物方面,第一線藥物為口服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搭配消炎用藥,若持續治療半年仍未見效,則可健保申請生物製劑介入治療,目前常用的新型生物製劑,每四週施打一次,目前也有適合孕婦使用的生物製劑,有需要的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用藥。

郭孝齡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切勿聽信偏方,避免抽煙,盡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時抱持正面思考,遵守醫囑定期回診,千萬不要亂停藥,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名11月大的女嬰活潑健康,生長評估也正常,然而日前卻因突發全身紅疹、高燒40度急診就醫,抽血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明顯上升,且關節處、眼睛、鼻梁處都發紅脫屑、甚至脫皮,有如燙傷模樣,診斷為「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症候群」,進入兒科加護病房。 住院第2天開始,女嬰的皮膚皺...

閱讀詳情 »

▲化療掉髮動搖治療信心,真的無法避免嗎?國內婦癌名醫王毓淇破解魔咒。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化療一定會掉頭髮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直是國內女性卵巢癌患者被迫面臨的處境,尤其最新統計顯示,國內卵巢癌有年輕化趨勢,多達三分之一患者不到50歲,罹癌的心理衝擊之外,治療帶來掉髮、手麻手痛的末梢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疫情深夜又生變!一口氣再爆4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跟桃園市長鄭文燦在6日深夜緊急在桃機公布又新增機場女保全1人以及歌友會3人(2會員與1同住家人)確診,隨後將針對桃機保全391人以及歌友會剩下百來人全面採檢。而桃機個案在短短數日爆不停,累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疫情深夜又生變!一口氣再爆4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跟桃園市長鄭文燦在6日深夜緊急在桃機公布又新增機場女保全1人以及歌友會3人確診,隨後將針對桃機保全391人以及歌友會剩下百來人全面採檢。而桃機個案在短短數日爆不停,累計已有12例,中央流行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