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理回饋療法 有效釋放壓力

生理回饋療法 有效釋放壓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40歲的吳先生,任職於知名大企業,平時對自我的要求很高,無論多疲勞都將所有目標視為挑戰。但近期身體出現腰酸背痛、肌肉緊繃,伴隨著偶爾的呼吸困難,完全無法放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吳孟璋表示,吳先生的案例是生活中常見的縮影,可以透過生理回饋身心療法,利用放鬆訓練,改善累積已久的壓力,重新找回活力。

案例中的吳先生,其家人發現他總是沒耐心、易怒、抱怨多,凡是急驚風,聊天時也常催促其他人快一點。在生活中還經常出現憋氣屏住呼吸或呼吸很短淺的現象。近期回到家後,感到肌肉緊繃、無法久坐、胸口悶等症狀,並且無法放鬆下來,透過生理檢查卻查不出任何問題。一直到醫院求診後才發現,身體累積的壓力過大,辛勤工作卻沒有發現,身體正傳達有關健康的警訊。

吳孟璋指出,類似的情況可以透過生理回饋療法治療,在許多領域如精神醫學、復健領域都有所應用,包括焦慮、緊張、緊張性頭痛、高血壓、失眠及身心疾病等。其原理是透過生理回饋儀,讓人體的生理活動訊號放大,如心跳、呼吸速度與深淺、身體末梢血流量、肌肉張力、膚電值以及腦波等,之後藉由視覺或聽覺方式回饋給個體。

這種透過具體量化的生理指標,類似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到,例如量體重發現體重過重時,就會產生一系列減重行為;或是觀察到跑步機上的心跳指數,進一步調整步伐或呼吸速度,產生有效的健康行為。在了解自我的生理狀態後,個體可透過放鬆訓練的學習,達到生理活動訊號改變,舉凡腹式呼吸、自我暗示、肌肉放鬆等,都可達到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8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5歲陳老闆最近常胸悶、頭暈、呼吸急促,趁著疫情趨緩安排健康檢查,果然愛抽菸、吃東西不忌口的他,不僅揪出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在醫師的建議下,經轉診至心臟內科,透過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檢查發現「左前降支冠狀動脈」嚴重阻塞,他二話不說接受心導管手術,並承諾一定會戒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62歲王女士年初騎機車時,不幸與水泥預拌車發生擦撞,連人帶車捲進車底,被緊急送往台北慈濟醫院就醫,急診醫師穩固生命徵象後會診整形外科。由於王女士除骨盆骨折外,更有右側會陰部至右腳的大範圍嚴重撕脫傷,導致大腿骨外露,皮開肉綻,面臨截肢風險。整形外科李京軒醫師透過抗生素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1名22歲陳先生,因牙縫清潔不易導致深度齲齒,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求診。醫師採取活髓治療方式,處理牙髓神經發炎與暴露的問題,運用橡皮帳來隔離防護為其移除蛀牙,成功保留牙髓神經活性並完成牙齒的修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紀智文醫師說明,當牙齒因為齲齒或是外力斷裂,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人口呈現負成長趨勢,即將於2025年邁向超高齡社會,因此如何活得建康?活得有尊嚴?成為每個人的終極目標,中醫師指出,脾胃虛衰、腎氣虛衰、陰陽失調為老化的3大主因,而「養能合道」則是中醫養生延壽的關鍵。 「變老是生命必經之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