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酮飲食餓死癌細胞?吃對地中海飲食更棒,一日建議食譜報你知

近年來全球颳起一股「生酮飲食」旋風,在許多名人、演藝人員的鼓吹下,也讓不少民眾紛紛效法,希望能藉此發揮保健效果。網路上甚至更盛傳吃生酮飲食有利抗癌、餓死癌細胞的說法,但真有這一回事嗎?就讓我們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

生酮飲食餓死癌細胞?吃對地中海飲食更棒,一日建議食譜報你知

生酮飲食餓死癌細胞?恐使癌友因缺乏熱量,影響治療效果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治醫師楊躍、王興2位醫師在共同著作《癌症病人怎麼吃: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治醫師的術前、術後、化療、放療、預防全方位飲食處方箋》一書中提到,所謂生酮飲食就是一種結合高蛋白質、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

理論上,生酮飲食是讓食用者以脂肪作為熱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從而使體重降低。但是透過大量的實踐發現,也許生酮飲食真正降低體重的原因,可能與高脂飲食帶來的厭食密不可分。且生酮飲食會使人缺乏熱量供應,因此常常感到乏力、頭暈等,不利於身體健康。

另外,在腫瘤治療方面,很多人認為腫瘤細胞喜歡碳水化合物,那麼飲食多攝取脂肪,少吃碳水化合物的,是不是能餓死癌細胞?事實證明,生酮飲食也不能有效地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反而會使癌症患者缺乏熱量,而導致治療的效果大打折扣!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公布的2018年最佳飲食方式結果,並在2018年1月4日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進行了公開報導中也提到,「生酮飲食」因為在抗癌方面證據不明確,副作用較大,故評審專家認為不利於人體健康,不建議大部分族群使用。

生酮飲食餓死癌細胞?吃對地中海飲食更棒,一日建議食譜報你知

地中海飲食是以種類非常豐富的植物作為基礎的飲食方式,飲食內容包括大量的蔬菜、水果、馬鈴薯、雜糧、豆類、堅果等食物。

地中海飲食是抗癌明星飲食 謹記6Tips成功落實

既然根據現今研究結果,生酮飲食無助於抗癌,那癌友日常保養究竟該怎麼吃才對呢?楊躍和王興醫師在書中提到,目前醫界備受推崇的抗癌明星飲食,就是——地中海飲食!除了有抗癌作用以外,對糖尿病、心臟病、中風、認知障礙等疾病,也有一定程度上的預防效果, 是一種對於現代人而言,作用較為均衡的飲食方式。

事實上,地中海飲食是以種類非常豐富的植物作為基礎的飲食方式,飲食內容包括大量的蔬菜、水果、馬鈴薯、雜糧、豆類、堅果等食物。且在食材的挑選及烹調上,更有下列6事項需要注意:

1.烹飪的時候採用傳統和原始的方法,加工盡量簡單,減少大量煎炒炸等方式。

2.選擇當地當季的食材,盡可能保留植物素及抗氧化成分。

3.食用油則選擇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而不是以飽和脂肪酸為主的動物油,減少各種人造奶油(人工反式脂肪)的使用。

4.脂肪占總攝取量的35%以下,飽和脂肪酸小於7~8%(一勺動物油,或半塊蛋糕以內)。

5.蛋白質部分,一週食用不超過7個雞蛋;每週吃2次魚肉或者禽類肉,少吃幾次紅肉,並且盡量選擇瘦肉。

6.用新鮮水果代替甜點;適量飲用紅酒,最好在進餐時飲用,男性不超過2杯,女性不超過1杯。

地中海式飲食怎麼吃?一日建議菜單報你知

除了針對地中海飲食的食材挑選與烹調方式加以說明外,書中也特別詳列一套包含早午晚三餐及點心的「地中海式飲食一日菜單」,提供給民眾做為進行地中海飲食的備餐參考:

生酮飲食餓死癌細胞?吃對地中海飲食更棒,一日建議食譜報你知

地中海式飲食菜單。(圖片/高寶書版提供)

【地中海式飲食一日菜單】

早餐:三明治1個、烤番茄1個、豆漿1杯(200毫升)、燕麥片5湯匙(60公克)、雞蛋1個(50公克)。

午餐:黃魚2塊(100公克)、蔬菜1盤(250公克)、雜糧粥1碗(200公克);或者瘦肉(60公克)、蔬菜1盤(250公克)、南瓜糙米飯1碗(150公克)。

點心:瓜子、花生、杏仁等,以及各類水果。

晚餐:去皮雞肉(50公克)、蔬菜1盤(250公克)、糙米飯1碗(150公克)、葡萄酒1小杯(100毫升);或者蔬菜1盤(250公克)、餃子8個(160公克)。

總結來說,地中海飲食用最原始、最簡單、最自然的方法生活,也許少了一些大魚大肉、暴飲暴食的快感,但卻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若能保持健康心態和積極運動,自然能幫助降低癌症發生率,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好處。

因此,建議民眾想要維持健康體魄,不妨可以地中海飲食作為日常飲食的基礎。如此一來,在健康、正確飲食的前提下,不需把日子活得像修仙一樣,偶爾嘴饞讓自己「放縱」一次,也不會為身體帶來什麼危害,生活也能過得有滋有味、豐富多彩。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8/726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冬天乾冷容易肌膚搔癢,不少人洗熱水澡、泡溫泉後,感覺好像不癢了。不過,皮膚科醫師強調,熱水只有暫時止癢的效果,且會帶走更多的皮脂,反而會使肌膚搔癢症狀加重,建議塗抹乳液、少泡熱水,做好肌膚保濕才能正確止癢。 冬季乾癢症 老年人最常見 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邵湘德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為什麼女人生不出孩子?你知道原因嗎?很多人會以為是疾病造成;其實,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年齡!婦產科醫師提醒,女性不孕症機率是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想要生子,最好是能及早規畫,黃金生育年齡是25至34歲。 高齡是不孕症最大殺手 台安醫院婦產科醫師何信頤表示,女性不孕症有各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曬太陽可以預防近視?陽光含有紫外線B波(UVB)。英國一項研究發現,14歲到29歲的青少年、年輕人多到戶外、多曬太陽,稍微多接觸紫外線B波,可以降低近視風險(註:提醒不是讓陽光直射眼睛,而是藉由曬太陽增加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必要時應戴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研究成果已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0歲的林女士,8年前開始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確診為主動脈瓣膜狹窄,原本服藥控制病情,定期回診追蹤;但日前連吃飯、走路都喘不過氣,就醫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變成嚴重狹窄。醫師建議立即手術,使用「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終於不再呼吸困難。 全台10萬名患者 老年人最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