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小便灼熱染淋病 女伴應一同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男小便灼熱染淋病 女伴應一同篩檢

一名戴口罩的年輕人,在門診等候區滑著手機,進入診間馬上焦急的詢問:「醫師,我這幾天尿尿時感覺灼熱疼痛,分泌物也比較多,上網google好像是……」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後,判斷需進行身體檢查,年輕人一脫下長褲,醫生發現內褲上沾有許多黃白色的膿液。

免疫力差恐引發腦膜炎
這是泌尿科診間常見的情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醫師莊梓昱表示,年輕男性患者近期有性接觸史,排尿時有明顯灼痛感,合併尿道口有分泌物,需要高度懷疑是性傳染病引起的尿道炎。這樣的情況可以分成兩類:淋病性尿道炎及非淋病性尿道炎。

以淋病為例,男子性行為後約2至7天出現尿道黃綠色膿性分泌物,少數免疫力較差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心內膜炎或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診斷是以細菌培養或蒐集分泌物進行檢查;而非淋病性尿道炎則以披衣菌感染為大宗,尿道分泌物較為半透明,排尿刺痛,若不留意後續可能形成副睪炎。

男性會尿道化膿 女性症狀不明顯也應篩檢
淋病主要影響生殖系統,男性感染後2至7天會出現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等症狀;女性感染後大多不會有疼痛感,症狀也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能會造成不孕。因此,男性患者最好能帶著發病前10天有過性接觸的伴侶一同前來篩檢。

疾管署分析發現,常用口服抗生素Ciprofloxacin的抗藥性高達95%,另一種常用口服抗生素Azithromycin也已被發現產生具抗藥性菌株(37株,2%)。建議醫師治療淋病務必選擇針劑抗生素以肌肉注射治療,勿單獨使用口服抗生素以免治療失敗。且須注意在治療期間禁止性行為。

疾管署呼籲,為防止淋病無藥可醫,民眾應避免參加轟趴及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等危險性行為、拒絕使用成癮性藥物,發生性行為時,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或懷疑感染,勿自行買藥或誤信偏方,應立即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台北報導 好消息!確診死亡連續第二天「+0」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雖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等待預約打疫苗的民眾,明天可要注意手機簡訊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宣布「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四輪預計自7月30日起開打,明起將針對3類人發送預約簡訊,人數約144萬人,其中亦包括日前因為颱風被迫取消預約的基隆、宜蘭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三級警戒全面降級倒數計時,一旦降級,最先碰上的就是父親節假期,外界難免擔憂會不會重演先前母親節後爆疫情的覆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強調這是兩難,「父親節確實也應該要過」,但盼民眾在防疫期間,還是稍微把群聚的頻率跟時間縮減一下。 全民悶了2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程子奕/台北報導 想拋開眼鏡的束縛,省去隱形眼鏡的花費,對近視一族而言,雷射手術可說是安全、快速的解決之道,手術畢竟是做在眼睛上,更加謹慎小心,怎麼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雷射方式往往是最花時間的一關,雷射手術經驗豐富的新竹大學眼科診所醫師胡裕昇針對目前國內兩大主流近視雷射一一剖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