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性貧血 恐和腸胃道出血有關

男性貧血 恐和腸胃道出血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60歲老翁,平時生活習慣良好,不抽菸也不喝酒,過去無任何特殊病史,但近兩個星期來卻常感到疲憊、頭暈,甚至爬樓梯都會喘不過去,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臉色蒼白,驗血後血色素僅5.2,安排住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漢枏指出,經過檢查,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有腫瘤,切片為腺癌,接受大腸腫瘤切除手術,貧血症狀消失,已無大礙。

貧血分先天和後天 有相關症狀應盡快就醫

當體內血色素含量降低時,就會出現貧血現象,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像是海洋性貧血就屬於先天,後天則包括缺乏營養或慢性出血等;林漢枏醫師表示,但因貧血非有明顯症狀,臨床上多數患者都等到嚴重貧血症狀後,像是眩暈、疲憊、呼吸喘等症狀,才就醫治療,導致延誤就醫。

大腸癌篩檢非準確 仍可篩檢出隱性患者

醫師林漢枏進一步說明,女性慢性貧血多和長期月經經血流失造成缺鐵導致,若為男性或停經後婦女貧血,則要研判是否和腸胃道出血有關,像是胃潰瘍或是十二指腸潰瘍等屬於良性疾病,但若為胃癌或大腸癌則多為惡性疾病,目前像是大腸癌篩檢也就是糞便潛血檢查,雖不是最準確,但仍可篩檢出隱性的大腸癌患者。

定期接受檢查 確保身體無恙

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三到五年就應自費接受一次大腸鏡或是乙狀結腸鏡檢查,若未發現息肉,可10年後再檢查,但若為息肉切除者,每3到5年仍需再做一次較佳;林漢枏醫師呼籲,雖貧血症狀非致命,但長期下來恐會影響健康,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盡快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9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北市一名二十多歲女性上班族陳小姐,日前感冒、發燒、流鼻涕,過了幾天發現聽不到,去求診才發現打噴嚏方式不對,害自己差點失聰。陳小姐說,因為工作環境安靜,上班時不好意思打噴嚏,怕太大聲會打擾同事,所以打噴嚏時就用手指捏鼻,防止發出「哈啾」聲,沒想到打了幾次噴嚏,開始出現耳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世界展望會辦理家庭寄養業務,從民國八十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個年頭,開辦以來每年約服務200多名失依兒少。在2014年1月至9月,由台北市家庭寄養服務中心的120戶寄養家庭,已協助安置者198名寄養童。這些孩子被寄養的原因,有超過一半是在原生家庭中「受虐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人是恆溫動物,需要保持一定體溫,而交感神經就是負責調節體溫,但是當汗腺腺體受交感神經刺激,而過度分泌時,便為多汗症。針對腋下多汗症治療,又有微波熱能除汗術可選擇;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表示,使用微波熱能除汗術,不僅是非侵入性微波技術,並能持續減少腋下排汗量,治療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很多病人與家屬常把急診當做「快速門診」,甚至會以為,只要我覺得很急,就是急診!因此,往往在等到不耐煩了,就產生了急診室暴力。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從民國89年到102年急診就診人次,從495.5萬人次增加到686.8萬人次,平均年增10萬人次。但根據101年急診檢傷分類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