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性貧血 恐和腸胃道出血有關

男性貧血 恐和腸胃道出血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60歲老翁,平時生活習慣良好,不抽菸也不喝酒,過去無任何特殊病史,但近兩個星期來卻常感到疲憊、頭暈,甚至爬樓梯都會喘不過去,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臉色蒼白,驗血後血色素僅5.2,安排住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漢枏指出,經過檢查,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有腫瘤,切片為腺癌,接受大腸腫瘤切除手術,貧血症狀消失,已無大礙。

貧血分先天和後天 有相關症狀應盡快就醫

當體內血色素含量降低時,就會出現貧血現象,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像是海洋性貧血就屬於先天,後天則包括缺乏營養或慢性出血等;林漢枏醫師表示,但因貧血非有明顯症狀,臨床上多數患者都等到嚴重貧血症狀後,像是眩暈、疲憊、呼吸喘等症狀,才就醫治療,導致延誤就醫。

大腸癌篩檢非準確 仍可篩檢出隱性患者

醫師林漢枏進一步說明,女性慢性貧血多和長期月經經血流失造成缺鐵導致,若為男性或停經後婦女貧血,則要研判是否和腸胃道出血有關,像是胃潰瘍或是十二指腸潰瘍等屬於良性疾病,但若為胃癌或大腸癌則多為惡性疾病,目前像是大腸癌篩檢也就是糞便潛血檢查,雖不是最準確,但仍可篩檢出隱性的大腸癌患者。

定期接受檢查 確保身體無恙

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三到五年就應自費接受一次大腸鏡或是乙狀結腸鏡檢查,若未發現息肉,可10年後再檢查,但若為息肉切除者,每3到5年仍需再做一次較佳;林漢枏醫師呼籲,雖貧血症狀非致命,但長期下來恐會影響健康,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盡快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9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乳癌是女性癌頭號殺手!根據統計,國人每年超過萬名女性罹患乳癌,每天有28人確診、5人死亡。醫師建議,婦女朋友應養成「自摸」的乳房自我檢查習慣,最好時間為月經過後的一星期,停經者也要每月固定一天。乳房自我檢查 正確步驟這樣做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安醫院總顧問張金堅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提升生育率,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於昨天上午假苗栗縣政府第一辦公大樓1樓大廳,辦理「107年好孕育兒e苗栗」活動,由縣長及該縣吉祥物貓狸貓,帶領未來主人翁進行開場「媽咪萬事通APP」啟動儀式,現場並有專人介紹並協助民眾下載「媽咪萬事通APP」使用,讓民眾從中獲得正確的孕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美食享譽國際,總讓糖友血糖失控!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開發首套台灣本土化「食物九宮格」遊戲教具,有蚵仔麵線、牛肉麵、車輪餅、甜不辣等國民小吃,總共收錄了130種食物,讓糖友邊玩、邊學,認識食物分類、計算份量,就能穩定控制血糖。糖友飲食觀念 控制血糖最關鍵根據國健署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民眾不愛吃肉,特別喜歡吃海鮮,尤其蝦、蟹最受到歡迎,更是餐桌上常見的料理;不過,吃蝦蟹到底會不會膽固醇升高呢?醫師釐清觀念,大部分膽固醇是由肝臟合成,飲食僅占少部分,因此膽固醇升高跟飲食沒有直接關係。膽固醇不可缺少 細胞重要原料台灣血脂衛教協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內科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