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童拔牙後牙齒不翼而飛 照X光發現竟然掉在支氣管裡

男童拔牙後牙齒不翼而飛 照X光發現竟然掉在支氣管裡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11歲的洪小弟正處換牙期,因臼齒鬆動,家人試著以傳統綁線方式為孩子拔牙,但洪小弟害怕掙扎,最後拔下的牙齒不翼而飛。家人以為牙齒被吞下肚,會在如廁時排出,然而洪小弟卻開始出現咳嗽症狀,且遲遲未緩解,翌日被帶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就醫。兒科急診醫師為洪小弟安排X光攝影,發現牙齒掉在左側支氣管內,於是照會胸腔外科謝旻孝主任,透過小兒支氣管鏡將牙齒夾出,免除發炎感染的危險。


在牙齒脫落時掙扎說話 是造成此次意外的主因


謝旻孝表示,並不是所有從嘴巴裡不見的東西都會跑到肚子裡,空氣和食物都會經過咽喉,咽喉處有個名為「會厭軟骨」的組織,會在呼吸和講話時開啟,讓氣流進入氣管;吞嚥時會厭軟骨則會關閉,讓食物順利進入食道。如果邊吃東西邊講話,就可能因為食物掉到氣管而嗆到。除了食物外,也可能發生異物不慎掉入氣管的情況,常見異物如硬幣、鈕扣、小電池、花生米、粉圓等,掉入氣管的原因又以口欲期的孩子誤食最常見,而洪小弟在牙齒脫落時掙扎說話,恐怕就是造成這次意外的主因。


謝旻孝指出,異物掉到氣管、支氣管都會很不舒服,常見的症狀有咳嗽、呼吸有異音和血痰。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恐怕會導致反覆發炎,甚至增生息肉。民眾到醫院求診,醫師會以X光判斷胸腔情況,但花生米、粉圓等食物非鐵製品,X光無法清楚顯像,這時醫師就會進一步以支氣管鏡確認並取出。


家長應注意孩子周遭物品 千萬不要輕忽咳嗽警訊


以洪小弟為例,確認牙齒位置後,為了能順利將牙齒取出,醫療團隊用全身麻醉、插管的方式,先在手術室將病人擺位成側躺,再拍背讓支氣管內的牙齒鬆動,之後將小兒支氣管鏡和胸腔鏡夾子伸入左邊支氣管把牙齒夾出。最後,醫師再檢查一次氣管,確認沒有異狀,病人清醒後,觀察無不適即可出院。


謝旻孝除了提醒家中有正處於口欲期孩子的家長,要多注意孩子周遭的物品、避免誤食外,他也叮囑民眾,氣管是有彈性的肌肉組織,異物在裡面上上下下時,有時會隨著咳嗽咳出來,但若是尖銳物品就很有可能刺傷黏膜,所以不要輕忽咳嗽這個警訊,若原本沒症狀的人突然出現咳嗽或呼吸有異音,要有警覺盡快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接種疫苗後竟突發性耳聾? 疫苗副作用中醫緩解別恐慌
▸近視雷射該怎麼選? 眼科醫師從近視雷射演進完整解析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營養不足,會瘦也可能會腫 若營養攝取不足,會對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舉例來說,若是缺乏蛋白質,孩童會發育不良,成人則會出現體重減輕、組織及臟器也會產生功能低下的情況。人體的維生素、礦物質的需要量雖然不大,但若不足也會引發各種如:夜盲症(缺乏維生素A)、骨質疏鬆症(缺乏鈣)等的缺乏症。 什麼是蛋白質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小學2年級的婷婷因為有嚴重的戽斗,講話容易大舌頭,在校遭受同學言語嘲弄,還幫她取了個綽號叫「香蕉妹」,女童心情大受影響,變得沉默不愛笑。家長得知後,決定帶她做牙齒矯正,接受治療後,現在女童擁有一口整齊牙齒,不再逃避上學,個性也轉為開朗活潑,時常綻放露齒笑容。 牙醫師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運動風氣漸盛,雖培養運動習慣能夠有助身體健康,但運動傷害卻很常見,其中最常見的是過度運動導致膝關節疼痛;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等於6.5個人中就有1人,且因許多年輕人運動不當,造成膝蓋損傷,又未即時接受正規治療,導致關節退化有年輕化的趨勢。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林太太早,怎麼最近都沒看到林先生出來運動?」在公園走路時,方媽媽熱情地打招呼。「他呀,最近都沒什麼精神、動作很慢。」林太太苦惱地說:「而且他走路都走很小步、走不快,拖拖拉拉的,我就沒邀他出來運動。」「咦?他走路很小步?手會抖嗎?」方媽媽提醒:「如果有的話,要趕快去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