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 原因找到了!

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 原因找到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睡不好,原因找到了!國內研究發現,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的原因與褪黑激素及塵蟎過敏有關,平均需花45分鐘才能入睡,且病情愈嚴重,愈不容易入睡,建議可使用褪黑激素治療及避免塵蟎接觸,有助於增進睡眠品質。

台大醫院副院長江伯倫帶領該院兒童過敏免疫研究團隊,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醫師張詠森、台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佩玲,共收治1歲至18歲的72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及30名皮膚正常者,以睡眠儀器腕動計及多頻道睡眠紀錄儀,評估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的睡眠型態。

研究結果顯示,異位性皮膚炎兒童平均需花45分鐘才能入睡,夜間褪黑激素分泌較少者,睡眠較差、皮膚炎也較嚴重,且睡眠中容易醒來,而對塵蟎過敏的睡眠也較差。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兒科學》。

江伯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濕疹)是一個慢性反覆發作、搔癢難耐的過敏性皮膚病,患者通常在晚上睡覺時會因為搔癢睡不好,不但不易入睡外,夜間也容易醒來,且醒來後也不易再入睡,嚴重影響小朋友及家人的生活品質。

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有解。江伯倫強調,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的原因,除了皮膚癢及搔抓會影響睡眠品質,也與褪黑激素及塵蟎過敏有關,建議可使用褪黑激素治療及避免塵蟎接觸,可幫助異位性皮膚炎兒童,增進睡眠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5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在一家中小企業擔任業務小主管的Wendy,是醫美診所的常客。她曾開雙眼皮、冷凍減脂、前額拉皮,最近又興起了再次動刀的念頭。伴隨著美容醫學日新月異及產品不斷升級,相關技術及安全性提高,也造就越來越多類似Wendy的小資族更能接受醫美療程,點燃讓自己更美麗的願望!醫美診所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12月9日出現一名確診新冠肺炎的本土案例,打破一個多月的0本土紀錄,由於染疫者為中研院實驗室前員工,曾二度被實驗鼠咬傷,外界也猜測是否為感染源,不過11日指揮中心也初步排除鼠咬感染。然而戶外或是水溝中都可能有老鼠的蹤跡,若不幸被老鼠咬傷,應留意是否有畏寒、發燒、頭痛、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14)日為「7+7+7」春節專案首日上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入境者有826人,選用春節檢疫A方案(14+0)者有177人,B專案(10+4)有92人,C專案(7+7)者有557人。原本需要在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春節檢疫專案」短暫改為前7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9日發生的中央研究院P3實驗室新增1例本土個案,1名已離職女助理研究員疑因操作不慎,導致感染實驗室內的病毒。事發至今沒有接觸者確診,暫時沒有擴散之虞,令人鬆了口氣。但調查還沒結束,各界希望中研院能及早提交調查與檢討報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應,相關調查都正在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