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常疲倦到快暈倒 男健檢才知罹B肝

異常疲倦到快暈倒 男健檢才知罹B肝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32歲鄭姓男子,為出國讀研究所經常熬夜苦讀,直到申請學校時前往醫院體檢,才知自己罹B型肝炎,甚至肝指數GPT已飆升至八百多;經長期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後,鄭男現已穩定控制病情,和正常人沒什麼兩樣。回想起當時異常疲倦的情況,他說那種累的程度,像是隨時會昏倒!

異常疲倦、食慾不振、腸胃不適恐是肝出問題

這名32歲鄭男僅是冰山一角,其實,已有不少這類案例;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江明峯表示,通常肝病患者沒有明顯的發病症狀,需抽血檢查才能發現肝臟問題,因此若覺得身體異常疲倦、黃疸、胃腸不適、食慾不振等症狀,最好到醫院進一步檢查。而若經口服抗病毒藥穩定控制,只要肝功能正常,原則上僅需每3-6個月複檢一次,其中包括肝指數、B型肝炎病毒量與腹部超音波檢查。

江明峯醫師說,B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目前尚無法使患者完全痊癒,主要效用是在壓制病毒、抑制肝臟發炎,進而降低引發肝癌、肝硬化的情況;因此,在無法有效殺死病毒前,病毒量的控制尤其重要。

B肝病毒量檢測 報告產出速度影響治療時間

羅東博愛醫院檢驗科主任謝銘松博士表示,針對B肝病毒量檢測,3年前宜蘭縣內民眾仍需將檢體送到台北檢驗,約需7-10天才能收到報告,而現今羅東博愛醫院已可做相關檢查,3-5天即可收到報告。

謝銘松博士說,B肝病毒量檢測報告的加速,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縮短醫師開立處方的時間,其更有利於民眾提早接受治療、控制病情。

B型肝炎帶原者多 5成民眾不自知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成人B型肝炎帶原率15-20%,推估B型肝炎帶原者約300萬人,但治療率低,因為約有5成民眾不知自已患有B型肝炎。謝銘松博士提醒,若民眾近期有出現相關B型肝炎症狀,可至各醫療院所掛胃腸肝膽科做進一步檢驗,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別讓B型肝炎成為身體的未爆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2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傳出1名工程師玩手機遊戲「課金」,3年間花費500萬,因疫情頓失工作,由於收入都花在手遊,幾乎沒有積蓄陷入財務危機。然而「課金」習慣恐怕從小養成,衛福部國衛院調查,台灣高中生接近半數願意在手機遊戲「課金」(消費),國衛院研製全球第1套手機成癮量表(PMGO), 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維護消費權益及遏止違規食品廣告影響民眾健康安全,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加強監控於電視、網路、廣播電台、平面媒體等播放之食品違規廣告,根據統計,今年1至6月自行監控查處及它縣市移入之違規食品廣告共計885件,其中又以有線電視451件最多,依序則為網路、廣播電台,違規者目前也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研究顯示,新生兒出生後第1次排出的胎便,可以做為預測寶寶將來肥胖風險的依據。由於胎便是嬰兒在子宮內攝取的營養所組成的,研究人員發現肥胖兒童的胎便細菌量與體重正常的孩子不同,研究刊登在《小兒肥胖雜誌》(Pediatric Obesity)。 此研究總共追蹤了21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RNA」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當下,或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聽到,病毒就是由RNA所組成,入侵到細胞內物質不斷複製出「自己」,然而RNA會「死亡」而留下「線索」。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找到RNA死亡「線索」,只要沿著線索找到RNA死亡原因,就有機會發展成治療或預防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